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响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21:31
  以单甘酯的添加量、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添加量、高压均质时间和固形物含量为影响因素,以叶黄素微胶囊包埋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微叶黄素微胶囊制备工艺,并对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叶黄素微胶囊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单甘酯的添加量为1.4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的添加量为35.50%,高压均值时间为6min,固形物的含量为42%,在此条件下叶黄素微胶囊包埋率为(86.75±0.23)%,微胶囊粉末在常温下放置84h后,叶黄素的含量仅损耗3.54%,包埋效果较好,抗光照能力好。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31(10)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响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单甘酯的添加量和SSOS添加量交互作用对叶黄素包埋率影响的二维图

三维图,添加量,叶黄素,单甘酯


单甘酯的添加量和SSOS添加量交互作用对叶黄素包埋率影响的三维图

二维图,叶黄素,单甘酯,添加量


单甘酯的添加量和固形物含量交互作用对叶黄素包埋率影响的二维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高效搜索方法的可靠性分析改进响应面法[J]. 洪林雄,李华聪,彭凯,肖红亮,张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1)
[2]POGIL与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性实验模式探讨[J]. 刘艳清,汪洪武,曾鹏,路宽,邓海冬.  广州化工. 2018(24)
[3]叶黄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J]. 石晓晴,黄月英,沈一唯,鄢寒,卞俊.  中国药房. 2017(04)
[4]纳米分散高含量叶黄素微囊化的研究[J]. 周迪,邵斌,许新德,周玉春,刘爱琴,代志凯.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01)
[5]Doehlert设计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化制备处方的研究[J]. 鲁萍,赵洁,王新春,尹俊涛.  农垦医学. 2011(06)
[6]叶黄素微胶囊化研究[J]. 王闯,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食品科学. 2011(02)
[7]微囊的制备及研究进展[J]. 李腾霞.  广州医药. 2010(06)
[8]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夏书芹,李雪琦,姚宽,周圆,许时婴,张晓鸣,钟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10)
[9]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提取及分离工艺[J]. 张多婷,韩静,张玥,孙铭,杨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05)
[10]纳米微囊化水溶性叶黄素稳定性的研究[J]. 彭文,赵丛丛,曾里,陈思成,曾凡骏.  食品工业. 2009(05)



本文编号:357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57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