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用标准菌株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15:23
  对7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分类学鉴定及毒力基因验证,评价其作为GB 4789.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菌株的可行性。采用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方法对7株E.coli进行菌种鉴定,根据GB 4789.6—2016标准方法对7株菌进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相关毒力基因PCR进行确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ICC 10003携带uid A基因,CICC 10667携带uid A、sth、lt基因,CICC 10670和CICC 24187携带uid A、esc V、stx1、stx2基因,CICC 24186携带uid A、pic、ast A、aggR基因,CICC 24188携带uid A、inv E基因,CICC24189携带uid A、bfp B、esc V基因。CICC 10667、CICC 24186、CICC 24188、CICC 24189分别属于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CICC 10670和CICC24187属于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CICC 10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株
        1.1.2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形态学观察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3.3 16S rRNA基因PCR扩增及分析
        1.3.4 生理生化鉴定
        1.3.5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学特征
    2.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3 生理生化鉴定
    2.4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期间核查[J]. 许金榜.  现代食品. 2019(24)
[2]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 黄涛,山珊,黄艳梅,刘道峰,刘成伟,黄运红,黄昭鸿,龙中儿.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3)
[3]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分类学及功能研究进展[J]. 张彩文,程坤,张欣,刘波,都海渤,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7)
[4]5类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胡安妥,王娉,张彩霞,蔡阳,陈颖.  食品科学. 2018(22)
[5]标准菌株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重要作用[J]. 穆晓东.  食品安全导刊. 2018(12)
[6]多重PCR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应用[J]. 黄丰光,王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8)
[7]一株具有痢疾志贺菌抗原与基因相关性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O29[J]. 张婷,程均福,李国明.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06)
[8]腹泻症候群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J]. 慕毅敏,蔡旭明,周敬纲,蔡旭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17)
[9]农产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来源及分布研究进展[J]. 山珊,赖卫华,陈明慧,崔希.  食品科学. 2014(01)



本文编号:3730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730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