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高校多媒体教室适用状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31 07:02

1 绪论

目前,我们国家针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已经有非常成熟与严格的规范,并且也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上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具体到实际的多媒体教室中,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教室直接在黑板教室的基础上添加了多媒体设备,就将其转换为了多媒体教室,与建设规范不相符合。这样不仅浪费了投入与资源,还导致师生的身心受到影响。本文就针对如何能使现有的传统黑板教室在转换为多媒体教室时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在调研实施进程下,总是看到教师、学生对他们上课所使用教室不太满意的现象,他们对多媒体教学也抱怨颇多,老师可能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学生也经常上课无精打采,不认真听讲。基于此现象,本论文选择从人的角度研究高校多媒体教室的适用现状。除此之外,有利于改进教师教学;有利于管理者改进多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和教学空间的设计;有利于管理者提升服务意识和教学资源的管理,共享;有利于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能,提高教学效能,进而提升多媒体教室中人-机-环境的和谐。本文以人机工程学[3]、人因工程学、脑科学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该题目的研究,本文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有下列三种:观察法、访谈法[4]、调查问卷分析法等。以***大学为例,我分别设计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是调查客体对教室的物理环境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他们理想中的多媒体教室是什么样的;连续一个学期分科目、分教室进行课堂观察;对教师、学生、管理员进行访谈。

高校多媒体教室适用状况调查研究

.......


2 文献综述


2.1 媒介理论

媒介有“冷媒介”和“热媒介”之分,它们都是人感受事物的客观存在。冷媒介的显明特征为:低清晰度和高参与度,现实中的很多动画和电影都属于冷媒介[12],然而,热媒介与冷媒介恰恰相反,比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对于多媒体教室而言,其中的音响、麦克风、多媒体荧幕等硬件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软件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媒介,正是这些媒介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延伸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感觉方式。相对于课本、练习册等静态文字性教学内容,动画、视频等教学内容增强了学习者的听觉、视觉的阈限。但是,这些媒介的有利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它们所处的物理环境,学生的视觉感受性能分辨自然采光与顶灯灯光的强度,听觉系统能感受不同音响的刺激,如果音响电压不稳定,就会对学生的听觉产生干扰,教室中的温度是否适宜也会影响学生的肤觉,进而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

2.2 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注重外界环境到注重学习者内在认知结构的过程,行为主义的提倡者注重外界刺激,认知主义的提倡者认为学习者的信息加工的能力比较重要,建构主义学习的提倡者把学习者对外界知识的理解内化作为重点,以人为本理论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我发展与实现。其关注点是从注重外界客观刺激因素到注重内在主观因素的一个转变过程。在教学中,该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14]的展开,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内在认知结构与情感的发展,提倡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能覆盖所有的学习活动。每种学习理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劣势,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遵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考虑哪种教学理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学习内容,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

3 多媒体教室概述.............11

3.1 国内外高校多媒体教室应用情况的现状及发展.........11
3.2 多媒体教室.......13
4.1 调查问卷分析.....................15
4.2 访谈设计与实施................ 24
4.3 实地观察25
4.4 小结.....................26
5 结论与建议.................... 27
5.1 多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改进建议......27
5.2 结论.............28

4 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4.1 调查问卷分析

该问卷的正式调查时间为:2014.9-2014.12。笔者以《2004 高校信息化调查问卷》[25]的设计思路和教育部进行问卷是使用的样本为指导文献,将问卷初稿设计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次,由来自该院的专家、相关专业教师对问卷设计的题目提出修改意见,并对该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者、多媒体管理人员开展访谈调查,结合访谈修改意见,从问卷初稿整理出可行型问卷定稿。详见附录 A 与附录 B。A 问卷根据教师的个人信息、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教师对多媒体室硬件的安装情况满意度、教师对对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满意度这四个问题,将教师问卷设计成四层次内容:(1)基本信息:教师问卷基本信息题有五道,学生问卷基本信息题三道,供被调查者填写其个人信息。教师所填内容有:年龄、性别、学历、教授专业、教龄、职称等。学生仅有年级性别和专业。(2)选择题:对于教师问卷,有关多媒体教室使用现状的问题 10 道;对于学生问卷,有关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情况的问题 8 道;该部分主要调查师生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态度。(3)里克特五点量表: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都为十二道题目,题目包含了被调查者对多媒体硬件的满意程度、多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此部分主要研究教师对多媒体硬件的显性认可情感。问卷分别调查教师对在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多媒体教学硬件的满意程度,并且问题采用有利项目。该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进行统计,五个选项内容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给各项以降低顺序 5 分、4 分、3 分、2 分、1分的方式进行赋值,如果有利选项得分在 2~4 分则表示受测者认同这种观点。为了直观地体现老师对于多媒体教室硬件的态度,我们计算得出其平均值来表示此项测量大小。

4.2 访谈设计与实施

经过对访谈内容的梳理,发现教师、学生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与了肯定,并且认为多媒体技术与教育中融合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但是对目前多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还不太满意,这也印证了问卷结果[31]。以下是几例访谈内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教师甲说:“在多媒体教室中上课,有多媒体软件与硬件的参与,可以更高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图片、动画、视频等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低着头不看屏幕,我询问其原因,他说抬得时间过长,教室又太昏暗,脖子僵硬且眼睛不舒服。教学过程设计的再好,课件制作再精美,多媒体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受到了影响。”外国语学院教师乙说:“公共英语都是几个班一块上,多媒体教室人比较多,并且教室是坐东朝西的,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我发现学生都集中在远离窗户的位置,感觉教室一边坐满了人,另一边靠窗户那一排几乎没人。我利用听课的时间坐在窗户边,发现冬天窗边较冷,夏天窗户边进来的阳光刺眼,反射光使学生根本看不清荧幕。”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丙说:“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外界光线刺眼,必须把窗帘拉起来以遮挡光线,结果荧幕虽看清了。但是室内采光非常不足,尤其是在阴雨天,自然光微弱,再加上窗户紧闭,在这样一个闷暗的环境中,我感觉头晕眼花,没心思听课。从心理上也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待着。”

.......


5 结论与建议


5.1 多媒体教室的物理环境改进建议

本文在多媒体教室适用状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人性化改进,如此不仅可以向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规范与标准靠拢,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室在向多媒体教室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设计中的问题。人性化设计也是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要求,能更充分了解多媒教室使用过程中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细节。特别是从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充分设计多媒体教室中采光和照明、音响效果、通风、色彩搭配、座椅配置等硬件设施,还应该考虑教师对多媒体功能区使用时的方便程度、以及学生在感受投影幕布角度和位置高低问题的舒适程度等问题。力求系统地提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品质,增加使用效率。对多媒体教学中就上述物理因素不足的地方,本文提出了改善方案,目的是让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在高效、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例如,从问卷分析结果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感觉光线较为昏暗,特别是将窗帘全部拉合,他们好像置身于封闭的空间,觉得身心不悦,影响上课效率。

5.2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现在的多媒体教室的适用现状。首先调研以往优秀的研究案例,分析其调查原理、调查过程和调查分析方法,根据多媒体教室教学设计和使用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确定本文课题的开展方案;其次根据实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设计问卷、访谈内容和具体的评价体系细则要求[36]。最后设计调查研究,实际操作调查活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和总结。对能影响学过程中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进行认真得分析。对于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先前研究中的文献中的多媒体教学案例为基础进行的,把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标准融入了本文目前多媒体设备的调查方案之中,并对其进行了完善。这样设计调查方案不仅可以客观地看到***大学中的多媒体教室中的上课过程中的现状,而且可以为多媒体教室物理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6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6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