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5 18:24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12年

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

迪拉热·艾则孜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双语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还学习了第三种语言成为多语者。因此在双语理论的深入及双语教学的进步中,对少数民族双语者、多语者语义表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第二语言为熟练的汉语、第三语言为非熟练的英语的维吾尔族三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条件下的范畴判断任务,通过转换实验材料的词型和语言种类,考察了维吾尔族三语者的语义表征。在研究一中,以具体词为实验材料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长时重复启动实验来考察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第一和第二语言的语义概念特征;在研究二中,以抽象词为实验材料通过语言内和语言间长时重复启动实验来考察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第一和第二语言的语义概念特征;结果发现,无论在具体词还是在抽象词条件下,维吾尔族三语者母语语言内启动条件下,即启动刺激(维语)和目标刺激(维语)之间重复启动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而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即启动刺激(汉语)和目标刺激(维语),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为翻译对等词条件时,只有具体词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即维吾尔族三语者第一语言具体词与第二语言具体词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研究三和研究四中,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考察了维吾尔族三语者不熟练的英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之间的跨语言语义表征特征。结果发现,无论在具体词还是在抽象词条件下,当启动刺激(英语)启动目标刺激(维语)时,非熟练的第三语与母语之间没有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即维吾尔族三语者的英语和母语的语义表征是独立存贮的。而当启动刺激(英语)启动目标刺激(汉语)时,非熟练的英语具体词与熟练的汉语具体词之间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即维吾尔族三语者的英语具体词与第二语汉语具体词的语义是共同存贮的。这两个实验证实了维吾尔族三语者第三语言学习中媒介语的影响。实验材料不同的其跨语言的语义表征特征是不同,这说明了语义表征中词型效应是存在的,支持了分布式模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215;H102;H3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2 李利;莫雷;;双语记忆表征研究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鹿士义,吴洁;双语学习者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J];现代外语;1999年03期

5 佘贤君,张必隐;形声字心理词典中义符和音符线索的作用[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6 刘丽虹,张积家,谭力海;双语脑的研究:不同的语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层机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8 崔占玲;张积家;;藏-汉-英三语者词汇与语义表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9 李利;莫雷;王瑞明;罗雪莹;;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J];心理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热比古丽·白克力;维吾尔族三语者的第二及第三语言的知识表征的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伟志;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鲜红林;维汉双语者心理词典的双语stroop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学敏;蒙古族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伟;双语词汇语义表征的掩蔽转换启动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芳;中英双语跨语言词汇通达启动实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王海英;蒙古族大学生日语初学者词汇语义表征特点及汉语的中介作用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小民;论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助手”角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志明;;三语教育中影响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胡学文;外语阅读的认知模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朱蕴轶;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汪精玲;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董广钧;段金惠;孟晨;;PRETCO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蔡文斌;;英语语法敏感性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宋丹;英语学科中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润芬;徐凡;;自信心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郭燕慧;王枞;钟义信;;语言认知与主题内容识别[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钟雪梅;;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谢必伟;;小议外语听力理解中语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强;;刍议翻译素质培养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秀玲;;语境中的词义猜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海燕;;利用记忆心理学,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邓庆周;;个性因素与二语成绩相关性跨地区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强;;浅谈翻译素质表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婕;;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涛;不同水平女排运动员在预判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姜娜;不同条件下同音词效应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艳丽;汉英双语者大脑隐喻理解的事件关联电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亚南;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玲;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常果;基于学习风格的英语课外辅助教学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高晓辉;语言迁移对藏族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迪;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远;词汇输入过程和二语词汇能力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耿海燕,李云峰;分散和集中注意条件下的Stroop效应:意识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阔,王敬欣;汉——英并列双语者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4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5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6 高立群,孟凌,刘兆静;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7 刘振前;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8 杨静,王立新,彭聃龄;第二语言获得的年龄和熟练程度对双语表征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9 黄小萍;;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实验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10 陈新葵;张积家;方燕红;;动、名词的认知及其脑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国盛;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俊华;不同思维风格中学生英语词汇的语义表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凌;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刘伟志;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琦;中英文双语者语义加工的词频相关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4 付书伟;心理词典在双语理解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5 鲜红林;维汉双语者心理词典的双语stroop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慧惠;蒙古族双语者双语表征的语义启动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敏;中国学生日文词汇通达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布仁;试谈蒙古族教育中的“三语”教学[J];中国民族教育;1996年04期

2 徐吉润;试论语法研究的“三语”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3 李杰;侯友;;双语语义表征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J];现代外语;1999年03期

5 姜星;;双语者的隐喻语义表征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崔占玲;张积家;;藏-汉-英三语者词汇与语义表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7 贾月芳;陈宝国;;双语跨语言的句法启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8 但绍彬;试论香港语言社会“三语并存”的现实性[J];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9 冯峰;“三语族”与“ぶりっ子族”[J];日语知识;2000年01期

10 谢伟华;对培养和激发三语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毛伟宾;杨治良;王林松;;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的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韩习武;王金勇;;汉英动词次范畴化对应关系的形式描写[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华勇;金东洙;;韩国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渊;赵铁军;郑德权;于浩;;基于特征句抽取的网页去重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张玲燕;莫雷;;跨语言启动中汉字不存在词汇水平的竞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凤玲;张积家;;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语义表征[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陶沙;;儿童汉语和英语阅读不良的认知技能缺陷:跨语言的普遍性和语言间的特异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里言;[N];科技日报;2000年

2 王连杰 张修化 秦 涛;[N];中国工商报;2005年

3 谢佳;[N];人民公安报;2004年

4 张时浩;[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5 通讯员姜俊义;[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6 张双喜;[N];通辽日报;2006年

7 张成熙;[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常崇亮 李强;[N];山西日报;2004年

9 张京泽 夏彦芳(作者单位:国家民委教育司);[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旬阳县桐木中心学校 袁光润;[N];安康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丽;苗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凤珍;L2(汉语)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L3(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牛竞凡;对话与融合的艺术[D];复旦大学;2006年

5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邹宇量;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汉字和图形启动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8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徐军;面向金融信息检索的体裁分类与情感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惠萍;维吾尔族英语学习者和汉族英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迪拉热·艾则孜;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伍海燕;三语学习中二语迁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晓琦;编码方式对非中英母语三语消费者品牌记忆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芳;一语(汉语)和二语(英语)对三语(日语)初学者词汇习得的跨语际影响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2年

5 武思敏;二语在三语习得中的迁移[D];吉林大学;2004年

6 热比古丽·白克力;维吾尔族三语者的第二及第三语言的知识表征的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凤;俄英汉三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顺惠;以华文教育角度探讨印尼三语学校的学校管理[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世业;延边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学中若干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10 陈景;跨语言专利文本分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6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