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18 09:06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离合词作为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可离可合”的使用特征使其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过,如今学术上对于离合词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由于本体理论研究的欠缺,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使得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困难重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更是无所依仗。留学生的习得效率低,在离合词的使用上更是偏误百出。可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关于离合词的教学方法的探究迫在眉睫。 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上对离合词的教学能有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将从对离合词的本体研究入手,分析离合词的性质和特征,总结当前对于离合词研究的一些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归纳总结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的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最终探究寻找一些有助于离合词教学的新思路。 虽然在学术界关于离合词的性质界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旨在提高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提下,有利于离合词教学的研究理论都可以拿来借鉴,比如说,对于离合词“合用时是词,离用时是短语”的观点,在实践过程中比较容易让留学生理解,那么就可以用来指导教学。 另外,为了提高离合词教学,减少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的偏误。首先就要分析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偏误,从离合词接宾语时的偏误、离合词插入助词“了、着、过”时的偏误、离合词的重叠使用以及“倒装”使用时的偏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探究离合词的偏误原因。经过笔者分析,学习者的主观排斥心理、母语的负迁移、目的与的规则泛化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都是造成离合词使用过程中偏误的原因。分析了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已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提高对离合词的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六个角度开拓思路: 1.加强对离合词的主体研究; 2.习得心理分析; 3.对离合词的教学应脱离应试教育的牢笼; 4.提高课外教学效率; 5.将理论灵活化; 6.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 当然,任何好的方法都需要有计划有方法地去实践,对外汉语教育学界也必须要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停地尝试研究总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减少留学生们使用离合词偏误的方法,从而整体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地效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离合词 偏误分析 教学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English Abstract7-12
  • 第1章 引言12-14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12
  • 1.2 研究的范围12
  • 1.3 语料来源12-14
  • 第2章 离合词本体研究14-22
  • 2.1 离合词的界定14-15
  • 2.2 离合词的特征15-20
  • 2.2.1 离合词的结构特征15-17
  • 2.2.2 离合词的扩展方式17-20
  • 2.3 现有成果中存在的问题20-22
  • 第3章 离合词的偏误研究22-37
  • 3.1 离合词偏误分类22-28
  • 3.1.1 离合词接宾语时的偏误22-24
  • 3.1.2 助词“了、着、过”的错位24-25
  • 3.1.3 离合词的重叠偏误25-27
  • 3.1.4 离合词的“倒装“偏误27-28
  • 3.2 偏误原因分析28-37
  • 3.2.1 学习者的主观回避28-29
  • 3.2.2 母语的负迁移29-31
  • 3.2.3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31-33
  • 3.2.4 教学过程中的因素33-37
  • 第4章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法探究37-53
  • 4.1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7-40
  • 4.2 解决方法及教学策略探究40-53
  • 4.2.1 加强离合词主体研究40-42
  • 4.2.2 习得心理分析42-44
  • 4.2.3 脱离应试教育的牢笼44-47
  • 4.2.4 提高课外教学效率47-49
  • 4.2.5 理论灵活化49-50
  • 4.2.6 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50-53
  • 第5章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模艳,张骁;也谈离合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刘哲;《现代汉语词典》义项划分刍议[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3 曹保平,冯桂华;“离合词”的构成及离合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5 蔡国妹;离合词探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段业辉;论离合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付士勇;论离合词[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8 刘顺;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9 韩明;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颜红菊;词汇单位的动态性——汉语词汇单位的离合现象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里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