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6:20

  本文关键词:“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民族危机深重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另一方面政治上的不上轨道和军阀混战,导致人们对民国开始由希望转向失望,同时,这时的思想文化处于新和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当中。而这一切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的市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五四”时期的作家是矛盾而犹疑的,他们一方面憧憬着中国现代转型的成功,但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积重难返,常常内心处于彷徨之中,“五四”短篇小说中大量出现的“灰色”人物形象,正是这种社会现实与知识分子心境的一种影射。本篇论文首先探讨了“灰色”的本义,然后从色彩学和文学的角度将“灰色”的意义引申开来,进而诠释“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和“灰色人生”。接着从“灰色人物”性格特征、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的角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理想失落的“觉醒者”、苦闷彷徨漂泊的“零余者”和懦弱苟且自私的“妥协者”。他们都是“五四”这个特殊的过渡时代的文学产物,是“五四”短篇小说人物谱系里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五四是一个过度阶段,和“灰色”一样,是一种中间状态,在破旧与建新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容易产生灰色的心境,在无奈与绝望中夹杂着希望。最后探讨“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灰色人物”其实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物,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五四”作家关注黑暗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悲悯情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当然,这些人物形象身上,还体现了“五四”作家的批判精神,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对这些“灰色人物”的批判是应当且必须的,因为在时代“救亡”的主题下,需要的是积极向上以救亡为己任的革命者,而不是这种自怨自艾自私自利的“灰色人物”;然而,以人道主义的观点或者以我们今日的价值观来评判,“灰色人物”其实就是普通人最平常最自然的反应,今天的我们不能给予这些灰色人物过多的苛责。“灰色人物”形象丰富了“五四”小说的人物形象谱系,真实的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对当代作家描写当代“灰色人物”产生了广泛而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灰色 灰色人物 觉醒者 零余者 妥协者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9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8-12
  • 第二节 “灰色”的普通义、引申义及其文学意蕴12-15
  • 第三节 “灰色人物”的定义及其生存状态15-19
  • 第一章 灰色人物的形象类型19-38
  • 第一节 精神理想失落的“觉醒者”19-24
  • 第二节 苦闷彷徨漂泊的“零余者”24-30
  • 第三节 懦弱苟且自私的“妥协者”30-38
  • 第二章 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38-49
  • 第一节 灰色人物的悲剧性38-41
  • 第二节 双重需求下的历史与现实评判41-45
  • 第三节 灰色人物背后的意蕴和文学价值45-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9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富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上)[J];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09期

2 程圃芳;;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悲剧命运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胡尹强;鲁迅的觉醒者和郁达夫的零余人[J];江海学刊;199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2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