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具象油画语言本土化的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5 22:26
  具象油画作为西方的一种视觉艺术,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开始算起已经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传入中国从利玛窦算起已有四百来年。中、西方之间油画发展的历史相距有近两百年。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讲,油画是其自身文化所孕育的产物,有着与其息息相关,血脉相连的精神本质特征。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是一种舶来的文化。这种文化本质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分子并不屑习之。这种心理结构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画家对于西方油画的学习,导致油画进入中国初期的传播缓慢,过程曲折。但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终究打破各自的堡垒,互相渗透,融合,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具象油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具象油画本体语言的本土化即是伴随着这种文化生命力而发展的。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之下,中国的具象油画发展方向有着承载民族文化的使命,对于具象油画如何继承?如何创新?这对于中国具象油画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一个大的历史环境来剖析具象油画在中国传播的渊源,并与佛教的传播和佛像雕塑的发展来比较两者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也从具象油画传入中国当时的士人心理和政治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具象油画本体语言...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具象油画传入中国的历史
    1.1 利玛窦与具象油画传入中国略述
    1.2 人文主义与具象油画的发展
    1.3 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渊源
        1.3.1 佛教传入中国与佛经汉译简述
        1.3.2 佛像雕塑在中国传播的渊源
    1.4 佛像雕塑与油画传入中国的比较和思考
2 具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2.1 具象油画传入中国后的概况
    2.2 中国士大夫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2.3 中、西绘画的差异
    2.4 具象油画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3 具象油画本体语言的分析
    3.1 具象油画关于“美”的本质
    3.2 具象油画中的透视
    3.3 具象油画中的造型和光源
    3.4 具象油画中的色彩和笔触
    3.5 具象油画中的油
4 佛像雕塑与具象油画在中国传播的比较
5 具象油画语言本土化的转变
    5.1 清末外销画家与具象油画
    5.2 李铁夫与徐悲鸿的油画语言比较
6 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对具象油画语言本土化的影响
    6.1 “具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本土化探索
7 具象油画语言本土化的表现对我的毕业创作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0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0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