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莫里森“历史三部曲”的后现代现实主义叙事阐释

发布时间:2021-10-28 06:07
  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其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在这三部作品中,莫里森将笔触伸入到了非裔美国人的历史之中,发掘那一段人们不愿提起而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非裔美国人现时生活的历史,因而被称为“历史三部曲”。这三部小说根植于历史之中,发掘被美国官方历史覆盖的另类黑人民族历史;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技巧上借鉴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霸权成为小说批判的核心,体现了作者以边缘立场来质疑欧美中心的态度。因而,莫里森的创作体现出了较为典型的后现代现实主义特征。本文以萨尔迪瓦所提的“后现代现实主义”概念为起点,从三个方面对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进行解读探讨:一是分析莫里森的小说反映特定历史与具体事件,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探索黑人民族命运,从而保持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纪实特点,体现出现实与历史的关怀;二是探讨莫里森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主体建构,即双重意识的人物主体,少数族裔重构历史的尝试以及黑人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存在方式和过程;三是研究莫里森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艺术特质,主要分析其作品较为突出的艺术特征,即对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吸收,对黑人音乐的借鉴及其语言的创新。从而较为完...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莫里森小说的现实与历史关怀
    一 现实与历史的取材
    二 人物塑造与细节刻画
    三 民族命运的主题探索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主体建构
    一 黑人"双重意识"的探讨
    二 少数族裔重构民族历史的尝试
    三 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策略
第三章 莫里森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艺术特质
    一 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继承
    二 黑人音乐艺术的借鉴
    三 语言的创新和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及其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影响[J]. 郭晓洋,马艳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回忆 理解 想像 知识——论美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J]. 王守仁,童庆生.  外国文学评论. 2007(01)
[3]超越性别,重塑民族历史——评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J]. 方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4]英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探析[J]. 钟鸣.  外国文学研究. 1999(01)
[5]文学语言的哲理美[J]. 文代琼.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4(01)
[6]“语言不能流汗”:托妮·莫里森访谈录[J]. 少况.  外国文学. 1994(01)
[7]纽约纸不贵[J]. 心航.  读书. 1994(01)
[8]访小亨利·路易斯·盖茨[J]. 米歇尔·华莱士,王家湘.  外国文学. 1991(04)



本文编号:3462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62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