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喧嚣与骚动》中文学与影视的意识流表达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2-08-23 12:19
  <正>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南方文学"意识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喧嚣与骚动》作为威廉·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作品,是其倾注心血最多且最为喜爱的小说。该小说被艺术界认定为几乎不可能改编,而导演詹姆斯·弗兰科,继其执导福克纳的《当我弥留之际》而后,再次向福克纳的意识流发起语言文学向视听语言转换的冲击,将影视艺术界认定为几乎不可能改编的《喧嚣与骚动》成功地搬上了大银幕。一、意识流表象化技巧初级表达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意识流表象化技巧初级表达
    (一) 多视角对位表达
    (二) 多时序倒错表达
    (三) 象征性隐喻
二、意识流抽象化技巧进阶
    (一) 超文化式表达
    (二) 疏离与解构式表达
    (三) 幻灭与预言式表达
三、意识流意象化技巧高级表达
    (一) 语言文学反馈审视意象化
    (二) 语言文学意识的形而上表达
    (三) 存在意识的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喧嚣与骚动》中“意识流”艺术表现力的再认识[J]. 刘芳宏.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5(04)
[2]颓败与没落的历史必然——意识流关照下的《喧嚣与骚动》[J]. 黄勇昌.  时代文学(上). 2010(03)
[3]时间消逝于“喧嚣与骚动”——论隐在的读者对《喧嚣与骚动》的接受[J]. 庞璃.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4]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J]. 穆南珂.  哲学研究. 2004(04)
[5]随风而去的荣耀——浅析《喧嚣与骚动》的思想和艺术[J]. 于海江.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5)



本文编号:3677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77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