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2:06

  本文关键词: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术语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渐进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是术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于所有语言来说,非术语化都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近年来表现得异常活跃。非术语化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引起了国内国外一些学者的关注,但是,在某些方面,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文我们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究了术语发生非术语化的内外因,尤其是认知思维因素;同时,运用词汇语义学、术语学、修辞学以及语用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非术语化典型领域中大量俄语与汉语实例的对比分析,考察出术语发生非术语化的重要理据以及主要特点,包括非术语化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术语 非术语化 隐喻映射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0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研究现状8-11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1-12
  • 三、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2
  • 四、创新点12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2-14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14-21
  • 第一节 术语14-16
  • 一、术语的定义14-15
  • 二、术语的特点15-16
  • 第二节 非术语(普通词)16-18
  • 一、非术语(普通词)的定义16-17
  • 二、非术语(普通词)的特点17
  • 三、非术语(普通词)的几个相关概念17-18
  • 第三节 术语与非术语(普通词)的相互关系18-20
  • 一、非术语(普通词)的术语化19
  • 二、术语的非术语化19-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术语的非术语化的原因21-31
  • 第一节 内因:认知思维因素21-25
  • 一、经验主义认知观21-22
  • 二、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22
  • 三、隐喻的认知方式22-24
  • 四、认知语义学的意义观与隐喻24-25
  • 五、术语的非术语化途径25
  • 第二节 外因之一:语言因素25-27
  • 一、普通词在表达意义时受限25-26
  • 二、语言的经济原则、填空原则、平衡原则与语言的模因性26-27
  • 三、术语本身的特点27
  • 第三节 外因之二:非语言因素27-30
  • 一、某些学科、领域的飞速发展或其在当时的重要性27-28
  • 二、社会文明开放程度的提高28-29
  • 三、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29
  • 四、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29
  • 五、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心理29-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术语非术语化使用的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31-83
  • 第一节 军事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31-50
  • 一、汉语军事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31-40
  • 二、俄语军事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40-50
  • 第二节 经济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50-68
  • 一、俄语经济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50-61
  • 二、汉语经济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61-68
  • 第三节 体育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68-81
  • 一、俄语体育术语的非术语化表现及其替换理据分析68-76
  • 二、汉语体育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及其替换理据分析76-81
  • 本章小结81-83
  • 第四章 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的特点83-93
  • 第一节 非术语化的量化特点83-86
  • 一、术语发生非术语化的领域广83-84
  • 二、发生非术语化的术语数量大84-86
  • 第二节 学科分布及非术语化程度的特点86-88
  • 一、术语发生非术语化的学科分布特点86
  • 二、术语非术语化程度的特点86-88
  • 第三节 非术语化后词语的搭配特点88
  • 第四节 非术语化后词语的修辞特点88-91
  • 一、庄谐并存妙趣横生89
  • 二、避俗求新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89-90
  • 三、画龙点睛言简意赅90
  • 四、委婉曲折含蓄深刻90-91
  • 第五节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非术语化的特点91-92
  • 本章小结92-93
  • 结语93-94
  • 参考文献94-103
  • 例证来源98-103
  • 致谢103-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治安;周忠杰;;会话推理的认知阐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宋来全;杨忠;;Eye与“眼/目”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6期

3 胡小婕;陈斯妮;;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方位介词over隐喻映射机制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4 冯德正;邢春燕;;空间隐喻与多模态意义建构——以汽车广告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郑海荣;;论英汉互译中的隐喻翻译[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6 邓宇;;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探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韩大伟;王娜;;基于认知神经理论和实验手段的隐喻研究进路[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3期

8 陈慧;;英汉语中“火”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周罡;;认知隐喻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10 李少玲;黄清心;;从认知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理论[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健;王安民;;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认知语言学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汪云;崔娟娟;;认知隐喻及其判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刘建刚;;从“上下图式”到“等级图式”——空间方位关系在语言世界的映射[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董方峰;;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黄新祥;;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宇弘;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黄孝喜;隐喻机器理解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谢军;霍克斯英译《红楼梦》细节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芬;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殷晓蕾;语境对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叶鸣;汉英概念隐喻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金丹萍;现代俄语中非术语化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D];苏州大学;2009年

5 胡文捷;英汉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中勤;[D];安徽大学;2003年

7 张薇;英汉疾病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蕴璐;汉语颜色词探微[D];天津大学;2007年

9 高晓荣;从认知角度看人体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秀莲;英汉财经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7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