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二语学习者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发展模式:语义波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2-12-05 08:07
  作为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转喻和隐喻的连续统互动观已得到学界认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交际方式的多元使多模态隐转喻的交际传播功能日益凸显。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包含两个层面:多模态交际能力和基于语言、图像等模态的隐转喻能力,涵盖四个维度:多模态隐转喻的识别、释解、评价和产出。与语义波理论中知识的累积建构类似,二语学习者多模态隐转喻能力是在语义波的不断推动下实现累积式发展。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发展模式是基于多模态隐转喻语篇和二语学习环境的三个协同互动的过程:识别解构、批评框定和转换建构。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发展与二语学习有机融合,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多模态隐转喻
3. 语义波理论
4. 多模态隐转喻能力发展模式
    4.1 识别解构
    4.2 批评框定
    4.3 转换建构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转喻能力与写作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J]. 李克.  外语教学. 2019(01)
[2]论语义波的三维分形模型: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 罗载兵,杨炳钧,李孝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2)
[3]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J]. 张德禄,覃玖英.  外语教学. 2016(02)
[4]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J]. 王天翼,甘霖.  外语学刊. 2015(04)
[5]体验哲学视域下的隐喻和转喻界面研究[J]. 龚鹏程,王文斌.  外语研究. 2014(02)
[6]概念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学习的影响[J]. 魏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2)
[7]转喻能力的构建及应用性研究——以英语阅读教学为例[J]. 李克.  外语电化教学. 2013(04)
[8]中美大学生隐喻理解能力比较研究[J]. 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  外语界. 2012(01)
[9]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 蔡晖.  外语学刊. 2006(06)



本文编号:3710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710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