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藏语山南拉郊话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10:36
  藏语拉郊话属于藏语卫藏方言前藏土语,保留了卫藏方言的一系列特征,但也同前藏方言代表点拉萨话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研究的方言点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毗邻不丹王国。本文将运用笔者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藏语拉郊话的语音进行系统的描写研究,在此基础上在声调部分进一步展开,结合洛扎县色乡和曲松县下江乡的,对于有声调藏语方言的声调及其连读变调特点进行探讨。总体而言,拉郊话中主要的音节结构有CV、CVC、NCV、NCVC四种形式。声母方面,拉郊话仅保留基本辅音同部位的鼻冠音,声母的历史来源上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较有特色的是鼻冠音声母保留前置鼻音脱落基本辅音的音变;韵母方面,存在塞音韵尾-k和-p爆破的现象;声调方面,拉郊话单字调及连读变调同拉萨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总体的声调类型同拉萨话一致,而文章中另一个语言点曲松的声调类型同拉萨有着较大差异。本文着重梳理了卫藏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此外,拉郊话中也有一些不明来源的词汇,一方面跟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另一方面同当地的语言接触相关。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藏语山南拉郊话语音研究


调查点拉郊乡地理分布图

分布图,藏文,主元,韵母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韵母系统19第三章韵母系统第一节古藏文的韵母系统古藏文中共有5个主元音:/i,e,a①,o,u/。其中/i,e/为前不圆唇元音,/o,u/为后圆唇元音。今天的卫藏方言韵母的主元音大体上保持了这5个基本的音位,如下图所示:图四古藏文主元音舌位分布图在韵尾位置上,古藏文有十个“后加字”(其中9个辅音音位和1个零音位)和一个“再后加字”(构成4个复辅音韵尾:-gs、-ngs、-bs、-ms)②。藏文的韵母如下表所示:表3-1藏文韵母一览表A--b-d-g-m-n-ngaaabadagamanangiiibidigimininguuubudugumunungeeebedegemenengooobodogomonong表3-2藏文韵母一览表B-r-l-s-gs-ngs-bs-msaaralasagsangsabsams①a音位的实际音值偏央,大致为//或//,在记音过程中则统一记成/a/。②厘定前,藏文有两个“再后加字”,厘定后只保留“再后加字”-s。

藏语,音高,音节,声调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变调类型45本规律——“前不降,后不低”原则彻底相背离。图五曲松话(左)和拉郊话(右)的“打茶桶”ja-mdong图六曲松话(左)和拉郊话(右)的“新年”lo-gsar以“打茶桶”“新年”为例,“打茶桶”ja-mdong在曲松话中发音为/tan53to0/,拉郊话中的发音为/tan11to13/;“新年”lo-gsar在曲松话中发音为/l53sa0/,在拉郊话中发音为/lo11sar13/。第三节藏语声调同音高韵律的关系一、前人的观点回顾胡坦先生(1980)提出“声调的产生是藏语(康藏方言)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①。如今的藏语安多方言和西部方言则尚未产生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声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无声调藏语安多话中同样存在相对固定的以音高为凸显的韵律模式(简称“音高韵律”)。以双音节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为例,前后音节大体呈现“前低后高”的韵律特征。徐世梁(2015)在《无声调藏语的习惯音高和有声调藏语的连读变调》中提出“无声调藏语词汇一般都有一种习惯音高模式,多音节词多为‘前低后高’模式。无声调藏语这种多音节词的习惯音高模式很可能是有声调藏语中多音节词连①胡坦.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民族语文[J].1980,第1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南吴语铜泾片送气擦音sh-/?h-的来源及其音变——以新博方言为例[J]. 袁丹.  中国语文. 2019(01)
[2]吴闽语云、匣母的读音和闽语全浊声母的清化[J]. 陶寰.  中国语文. 2018(03)
[3]干荣苗语送气擦音的声学特点与共时变异[J]. 吴生毅,吴蕾.  语言研究集刊. 2017(02)
[4]吴语浊音声母的类型及其音系地位[J]. 陶寰.  方言. 2017(03)
[5]藏语鼻冠音声母的特点及其来源[J]. 王双成.  语言研究. 2016(03)
[6]五屯话的声调[J]. 意西微萨·阿错,向洵.  中国语文. 2015(06)
[7]无声调藏语的习惯音高和有声调藏语的连读变调[J]. 徐世梁.  语言研究. 2015(04)
[8]藏语所谓康方言中的“声调”语音特征[J]. 铃木博之.  南开语言学刊. 2015(01)
[9]藏语送气擦音的来源[J]. 王双成.  语言科学. 2015(05)
[10]汉藏语言的鼻音韵尾增生现象[J]. 王双成.  民族语文. 2014(05)



本文编号:3473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73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