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祖堂集》比较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7:02
  本文以《祖堂集》中的“於”字句、“比”字句、“如”字句等比较句式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尽地考察。我们认为:近代汉语前期,“(X)W於Y”结构由于“於”字用法复杂,而容易产生歧义。而该结构中“於”字缺失现象与形比句的自身历程有关;“(X)W如Y”式此时表示平比或比喻,但到了宋元时开始可以表示差比;“不如”句(无论W项是否被省略)总是体现积极的语义特征。另外,我们还提出了以比较标志词及比较对象是否属于同类事物为主要标准的区别比较句、比喻句的方法。总之,本文揭示了近代汉语前期比较句的全貌,有助于推进对其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动因的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祖堂集》比较句研究综述
    第一节 《祖堂集》比较句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汉语比较句研究综述
        一、汉语比较句研究现状
        二、比较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体例的说明
        一、研究方法和选取语料的说明
        二、本文使用符号说明
第二章 《祖堂集》中的“於”字句
    第一节 (X)W 於Y
        一、X 项与Y 项的特点
        二、W 项的特点
    第二节 XW於Y式的变体
        一、XW於Y式与XW于Y式
        二、XW 乎Y 式
    第三节 XW於Y式的其他研究
        一、W 项前的程度副词
        二、XW 於Y 的否定式.
        三、W 结论项语义的不平衡性
        四、“於”字句的歧异性研究.
        五、介词“於“的缺失现象.
    本章小结
        一、X 和Y 的特点
        二、W 项的特点
        三、“于”和“於”的区别
        四、介词“乎”
        五、W 项前加程度副词的情况
        六、“於”字句的语义倾向
        七、歧义问题
        八、“於”字的缺失
第三章 “比”字句
    第一节 “比”字句的来源及历史演变
    第二节 《祖堂集》中的“比”字句
        一、X 比(Y)式
        二、(X)比YW
    本章小结
        一、“比”的词性极其所表示的语义关系
        二、“比”字句的结构模式
        三、X、Y 项的特点
        四、“X 比YW”式
第四章 “如”字句
    第一节 “如”字句
        一、(X)W 如Y
        二、X 如Y
        三、含“如”字的其他句式
    第二节 “如”字句否定式
        一、X 不如Y,W
        二、(X)不如(Y)
        三、X,不如Y
        四、W 项的语义特征
    第三节 与“如”字句相似的句式
        一、“若”字句
        二、“似”字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祖堂集》中其他比较句式
    第一节 X 与YW
        一、X 与Y 同/齐/等
        二、(X)与Y 无/不W
        三、X 与Y 一般
        四、X 与Y 相似
    第二节 (X)未/不及Y
    第三节 X 最W
第六章 比较句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比较句与比较句式
    第二节 比较和比喻的关系
    第三节 关于“XW 如(似、若)Y”的歧义问题
结论
    一、比较句式的归纳
    二、关于“於”字句
    三、关于“比”字句
    四、关于“如”字句
    五、关于其它比较句式
    六、关于比较句相关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J]. 于立昌,夏群.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1)
[2]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 邵敬敏,刘焱.  汉语学习. 2002(05)
[3]汉至清之“比”字句[J]. 章新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4]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J]. 何乐士.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5]汉语比较句嬗变的动因[J]. 李讷,石毓智.  世界汉语教学. 1998(03)
[6]比较句中比较词的更替和比字句[J]. 张国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2)
[7]“不如”句研究[J]. 唐厚广.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8]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 郭锡良.  中国语文. 1997(02)
[9]“比”字句研究综述[J]. 许国萍.  汉语学习. 1996(06)
[10]《元曲选》中的差比句式[J]. 张全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4)

硕士论文
[1]《西游记》比较句式研究[D]. 王丽.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史记》比较句式研究[D]. 赵良剑.四川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4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4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