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双项同位短语指称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5:52
  同位短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短语类型,它作为一类体词性短语是有其指称功能的。本文就针对同位短语的指称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 首先,我们解析了指称的涵义与同位的涵义,指出了同位短语作为一类体词性短语是具有指称事物的功能的,分析了同位短语的指称对象有哪些,指出同位短语的指称方式是前指称项和后指称项的组合,并对指称项进行分类,对指称项的组合模式进行描写。 其次,我们对同位短语指称项的指称语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语用层面解释了哪些指称项“有指”,哪些指称项“无指”,把同位短语的组合模式在“有指”和“无指”上再归类;针对“有指”的指称项而言,又分析了“有定”和“无定”的条件。我们也对同位短语指称意义的重点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同位短语指称意义重点的分布和同位短语指称项间的语义关系相关,某些类型的同位短语的指称意义重点还和自身的整体性表达功能相关。 再次,我们对同位短语指称的交际心理进行了考察,选取了几种交际心理体现明显的同位短语类型,得出了使用者都是伴有强烈的情绪的交际心理。然后我们分析了影响同位短语指称项语序的指示词语的功能。 最后,我们谈了和名词指称相比较同位短语指称的优...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一) 同位短语的研究现状
        (二) 指称的研究现状
        (三) 同位短语指称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一章 指称及同位的涵义
    一、指称的涵义
    二、同位的涵义
第二章 同位短语的指称对象、指称方式及组合模式
    一、同位短语的指称对象
    二、同位短语的指称方式及指称项的分类
    三、同位短语指称项的组合模式
        (一) 名名式同位短语
        (二) 名代式同位短语
        (三) 代代式同位短语
第三章 同位短语指称项的指称语义
    一、同位短语指称项的“有指”和“无指”分析
        (一) “有指”和“无指”
        (二) 同位短语指称项的“有指”和“无指”划分
        (三) 同位短语的组合模式在“有指”和“无指”上的归类
    二、同位短语指称项的“有定”和“无定”分析
        (一) “有定”和“无定”
        (二) 同位短语的“有定”和“无定”
第四章 同位短语指称意义重点的分布
    一、同位短语指称项的语义关系
        (一) 并立性
        (二) 非并立性
    二、分布于后指称项
    三、分布于前指称项
第五章 同位短语指称的交际心理
    一、“人称代词+专名”/“专名+人称代词”
        (一) 人称代词为第一人称时
        (二) 人称代词为第二人称时
        (三) 人称代词为第三人称时
        (四) 人称代词为“人家”时
    二、“头衔/专职称呼词+专名”/“专名+头衔/专职称呼词”
第六章 影响同位短语指称项语序的指示词语的功能
    一、指示词语的回指功能是影响指称项语序的因素之一
        (一) 指示词语和回指
        (二) 指示词语在同位短语中承担回指功能
    二、指示词语的先用等级是影响指称项语序的因素之一
第七章 同位短语指称与名词指称的比较
    一、同位短语指称更接近完美指称
        (一) 成功指称和完美指称
        (二) 同位短语指称比名词指称更接近完美指称
    二、同位短语指称的表达效果更加强烈
    三、同位短语指称使节律更加和谐
        (一) 节律
        (二) 同位短语指称能填补名词指称在节律上的空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示的交际功能分析[J]. 佟福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指称论从静态到动态的研究[J]. 王宁宁,单红梅,于嘉怿.  双语学习. 2007(04)
[3]指称黏合的条件及其相关的语法问题[J]. 王灿龙.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5)
[4]名词的指称问题研究[J]. 叶正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5]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J]. 王红旗.  汉语学习. 2006(01)
[6]二十世纪表达式指称研究的发展[J]. 王晓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8)
[7]旁指代词"人家"的构成及其语用状况考察[J]. 翟颖华.  修辞学习. 2004(04)
[8]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2003(01)
[9]专名指称理论:历史、现状及反思[J]. 张力锋.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同位短语和复指短语刍议[J]. 冷瑾.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68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8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