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21 15:14

  本文关键词: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年

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

董延生  

【摘要】: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新药研发链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其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药研发的质量和水平。毒性病理学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领域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学科专业之一,药物急性毒性研究实验、长期毒性研究实验、致癌性实验及致畸性实验等安全性评价研究项目都需要毒性病理学的检查和诊断。故此,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基础的毒性病理学的能力水平的发展在直接影响和制约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质量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和制约着新药研发的进展。 我国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ood Laboratory Pratice, GLP)和毒性病理学的规范性实施因起步较晚,与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药研发的质量与进步。具体表现在硬件上,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实验系统发生不确定性误差可能性增加;软件上,毒性病理学从业人员GLP意识及执行力不强,从业人员缺少完善的培训及资格认证管理体系,具体工作流程缺少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等。 本研究立足国内GLP行业毒性病理学现状,参照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毒性病理学标准,以当前世界公认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及美国毒性病理学会(Society of Toxicological Pathology, STP)有关毒性病理学的指导原则、最佳实践指南及其它相关学术成果为依据,旨在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科学、先进的毒性病理学标准,并以此标准指导后续常规的毒性病理学研究及操作,为国内毒性病理学从业者提供可借鉴的建设经验,(?)此快速提高我国毒性病理学发展水平和标准化程度,缩小我国毒性病理学与国际技术水平和能力间的差距,为我国新药研发产业和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本研究从毒性病理学相关先进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引进、管理与运行的硬件建设,具体实验的动物解剖、脏器称重、标本修切、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切片镜检、同行评议、报告生成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制定,标准化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实验动物脏器重量及自发疾病背景数据库的软件建设,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及培训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展开研究,力求取得各个环节建设的规范化成果。 经过近三年的工作,本课题取得以下结果: 1、硬件规范化建设 调研并引进了毒性病理学规范化平台建设所必需的蜡块打号机、玻片打号机、自动脱水机、石蜡包埋机、自动切片机、染色封片机等仪器设备,以及毒性病理学新方法所涉及的显微成像系统、数字切片扫描装置等仪器设备,建立了毒性病理远程会诊系统。上述设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类及单机版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认证、使用及维护,并获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2、软件规范化建设 制定了符合国际规范的动物解剖、脏器称量、标本留样修切、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技术流程的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并验证实验室标本信息管理(Lab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系统—EasyGLP。规范切片镜检、同行评议、报告生成等环节具体操作方法。建立了毒性病理学规范的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体系,建立了毒性病理学常用实验动物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自发疾病的背景数据库及常见自发肿瘤病理组织图像数据库。 3、人员的规范化建设 规范了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毒性病理学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受教育背景及资质认证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毒性病理学课题负责人通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家资质认证。建立了人员培训及考核上岗制度体系,详细规定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者、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制作了动物解剖视频教学资料供新上岗人员培训使用。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中国国情,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毒性病理学实践规范。具体包括了硬件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仪器设备法规要求,法规依从性调研、仪器设备购置、管理、认证、使用、维护与维修等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流程,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所有硬件设备和系统在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指导下良好的运转,为毒性病理学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该部分规范对国内毒性病理从业人员在规范化硬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知道和参考意义。尤其在国内专职的毒性病理从业人员缺少专业的仪器设备等硬件管理和认证知识的情况下,这部分规范性实践就更加凸显其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该套毒性病理学实践规范在软件建设方面系统地规范了动物解剖、脏器称量、标本留样修切、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切片镜检、同行评议及报告生成等毒性病理学操作各流程的操作方法、操作细节及操作要点。建立并验证实验室标本信息管理(Lab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系统—EasyGLP的毒性病理模块。建立了毒性病理学规范的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毒性病理学常用实验动物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自发疾病的背景数据库及常见自发肿瘤病理组织图像数据库。这些术语及标准对规范化毒性病理学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详述了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毒性病理学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及资质认证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建立了人员培训及考核上岗制度体系。其中,强制要求毒性病理学课题负责人需获得中国畜牧兽医病理学家资质认证在我国GLP领域内尚属首次。 本研究获得的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毒性病理学实践规范从“物”(硬件建设)、“法”(软件建设)、“人”(人员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明了毒性病理学规范化建设的方法和内容,多层次立体地构建了规范化的GLP条件下毒性病理学平台。其中,许多内容和观点的提出在国内尚属首次,为其他毒性病理学从业人员、GLP机构管理者及药审部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9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文生;袁本利;王和枚;丁日高;;提高GLP实验室石蜡制片质量的技术要点[J];军事医学;2011年03期

2 张谱华,黄韧,程树军,秦瑶;实验比格犬主要脏器重量测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年03期

3 高海燕;丁恩峰;;USP对实验室仪器验证技术要求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2009年03期

4 王霞;李娟;张明;胡晓松;;基于网络的数字切片系统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11期

5 裴天仙;郭景玥;杨东;郭传敏;;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的操作流程及重要性[J];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04期

6 程树军;黄韧;;GLP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7 于洲,徐海滨;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的途径[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年01期

8 叶可人;姜志国;孟钢;;一种基于线阵CCD成像的显微虚拟切片扫描系统[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9年04期

9 韩铁;吴纯启;廖明阳;;毒性病理评价的质量保证[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06期

10 李珊珊;李波;王军志;;药物毒性病理学概述[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韧;程树军;;实验恒河猴一些器官的自发病变及其与药物靶器官毒性试验的关系[A];2002年灵长类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孔庆喜;姚宝玉;王捷;;安全性评价对毒性病理诊断SD的要求及职责[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鹏;徐湘婷;杨继红;;毒性病理学结果单向有序列联表的统计学方法的合理选择[A];2006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宁;郭科男;吴曙光;董小君;巫全胜;赵菊花;;幼龄贵州小型猪体重与各脏器重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吴纯启;王全军;关勇彪;王和枚;丁日高;廖明阳;;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理学研究30年回顾[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10期

3 陈新梅;;壳聚糖鼻腔给药毒性研究[J];齐鲁药事;2011年07期

4 凌真;;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J];齐鲁药事;2011年09期

5 黄韧,程树军,张谱华;实验猕猴主要脏器重量的测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年04期

6 王月英,吴红英,岳井银,穆传杰;IRM-1小鼠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7 王宗龙;张春红;谢磊;;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年01期

8 董学易;孙保存;赵秀兰;古强;张丹芳;车娜;;常规组织制片技术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年07期

9 杜艳春;邱爽;陈珂;华晓萍;张银柱;李宏霞;岑小波;王莉;胡春燕;;毒性病理学操作规范[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10 王霞;李娟;张明;胡晓松;;基于网络的数字切片系统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勇;白附片对正常和肾阳虚证大鼠毒性反应的比较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2 徐玉蕊;安徽野生猕猴实验动物化及其种质特异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林志;药物免疫毒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英;SPF级新西兰实验兔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沈艳;裸大鼠(rnu/rnu)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动物模型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曹晓涵;胶原基仿生骨基质和纤维蛋白止血敷料的免疫安全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磊;不同种魔芋生物学性状及化学成分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莫灵珊;细胞扫描仪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博,孔小明,程树军,黄韧;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比较[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2期

2 陈英华;董为人;俞新华;汪棚生;刘忠英;张琳;;基于网络的数字组织切片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凌启波,梁英杰;HE制片质控要求[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4 罗灼玲,张立群,李文,张赛霞,刘启德,黄韧,程树军;实验动物比格(Beagle)犬自发性病变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罗其胜;王庆玲;李松珍;孟昆华;;猕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分析[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1年04期

6 程树军,黄韧,秦瑶,谭文雅;猕猴肾脏自发病变的组织学观察[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年01期

7 程树军,黄韧,秦瑶;比格犬肝脏自发病变的组织学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年04期

8 李常青,黄玲,张奉学,罗红梅;Beagle犬的心电图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9年04期

9 黄韧,薛成,程树军,杨丰华;实验动物信息学与中国实验动物数据信息网建设[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黄韧,程树军,谭文雅,薛成,秦瑶;实验恒河猴肝脏自发病变的组织学初步观察[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琛;锌缺乏对脑的发育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2 张建江,舒为群;邻苯二甲酸酯雌性生殖毒性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5年04期

3 于瑞莲;;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4 鲍思蔚,刘皋林;中草药肾毒性概述[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02期

5 李红霞;黄厚今;;甲醛的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2期

6 杜丽霞;罗明媚;刘树民;;黄药子现代毒理学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张惠淑;林群;杨东辉;;阿尔茨海默症中Aβ毒性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09期

8 毕勇毅,赵职卫;基因芯片——苯毒性机制研究的新起点[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年04期

9 王君明;雷军锋;季莉莉;刘海;王峥涛;崔瑛;;基于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黄药子毒性研究进展及对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2期

10 米生权,赵晓红;大气颗粒物PM10与PM_(2.5)的RAW264.7细胞毒性机制[J];毒理学杂志;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孙玉莉;王伟芹;尹常健;;柔肝抑纤饮联合二至丸对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绍华;;脑血康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A];全国急症学术大会论文专辑[C];1996年

3 俞建;吴家敏;杨毅;汪永红;时毓民;周文江;朱列伟;;抗早熟中药对青春发育启动大鼠骨骼生长及相关基因的影响[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4 徐向田;;清醇绿宝茶调节大鼠血脂和影响动物体重实验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邢东炜;张闽光;刘力;唐岚;;天冬胶与碘油肝动脉栓塞抗大鼠移植肿瘤的比较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6 时高峰;王琦;许茜;李如迅;杜煜;;大鼠肝微小转移癌血供特点的CT灌注成像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赵耀德;程春霞;祁红琳;岑小波;欧光乾;殷际平;罗传斌;;X线导航下碘化油肺减容的动物实验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8 赵喜;张安君;龚志刚;谭文莉;钟薏;詹松华;;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实验室检查评价小鼠H22肝癌模型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9 田辉;李新兰;宋毅;樊柏林;;缬草提取粉改善睡眠作用动物实验报告[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明亮;臧潞;郑民华;蒋渝;李烨;;超声刀对胆囊管钳闭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志勇;[N];光明日报;2002年

2 王雪飞;[N];健康报;2006年

3 记者  何屹;[N];科技日报;2006年

4 孝文;[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何德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傅俊英;[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王海;[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刘昊;[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陈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记者 毛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延生;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宗刚军;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3 曹洋;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宋满根;新型喜树碱衍生物NSC606985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体内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5 王宏辉;PVA颗粒与中药白芨栓塞犬子宫动脉的实验对比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汪延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放射性脑损伤微观病理改变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胡艳;金虎膏防治头颈部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李冠民;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模式的分析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孟琼华;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铃木聪;电热针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瑞娟;张力性气胸火线救护装置的研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穆同娜;军用应急食品基础配方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强;首乌补肾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齐晓军;补肾壮骨胶囊对骨性关节炎中一氧化氮表达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刘洪倩;雌激素对去势大鼠骨折愈合早期TGF-β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晓洁;牙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和生物密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关永志;脱细胞猪主动脉基质重建犬颈段食管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李运祥;生物性人工腱膜组织同化过程的电镜观察[D];青岛大学;2005年

9 葛峥;乌头汤及其配伍抗风湿作用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孙理彬;眼球破裂伤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19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