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妇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缝合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1 17:09

  本文关键词:妇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专业从事医护类论文写作服务,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价格从优

本科毕业论文5000字300起,具体价格联系在线老师

R719.98B1632-5281(2015)6
  目的:研究妇科患者术后腹部皮内缝合方法与传统的术后切口缝合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我院100例接受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的患者与80例采用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缝合方法的治愈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皮内缝合的技术比传统的缝合技术比较,愈合时间要短,疼痛感较轻,满意度为94%,传统的缝合技术的满意度为52.5%。结论:妇科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缝合方式应采用腹部皮内缝合方式,缝合后外观完美、愈合的效果相对较好。
  妇科手术;腹部切口缝合;皮内缝合技术;皮下脂肪缝合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的对于传统的妇科术后切口缝合的技术及皮肤的美观度不满意;专家也不断的研究新的缝合方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美观度,对此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受传统的皮下脂肪缝合技术的80例患者,与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皮内缝合技术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的妇科术后腹部切口缝合的方法。
  1.资料
  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妇科病患者,年龄段为29~52岁,平均年龄为38.9,平均体重为56.3㎏,切口长度为11.9㎝左右,脂肪厚2.3㎝左右;术后切口缝合采用的是传统的皮下脂肪缝合技术;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皮内缝合技术的100例患者,其中平均年龄在39.2岁,平均体重在55.9㎏,切口长度为12.3左右,脂肪厚2.5㎝左右;因为两组患者无论是手术的种类、身体特征等都符合统计学原理,对此具有可比性;从而将的2011~2012年的作为对照组,剩下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2.方法
  2.1麻醉的方法
  麻醉的方法主要是腰麻硬模外联合阻滞麻醉和连续外膜外阻滞的麻醉方式,其中观察组接受硬腰麻醉的患者占37.8%,对照组是36.5%;观察组采用的连续麻醉的患者占总数的62.2%,对照组患者为63.5%;同时还会用到麻醉性镇痛的药物,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曲玛多和地西泮等安定的药物,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计量。
  2.2缝合的方法
  缝合的针选用的都是小三角针,并将以前的腹壁纵切口,改为张力小易复合的横切口;对照组采用的缝合的方式,是利用传统的缝合皮下脂肪组织的方式,利用1号缝合线以间接的形式缝合9针左右;观察组采用的缝合方式是利用2号缝合线缝合皮下5针左右,将两端的皮缘控制在1㎝范围内;第二种缝合的方式,是利用的4号缝合线,在切口的一端外0.3~0.5厘米之间,进针并将缝合线缠绕几圈后出针,避免滑动将线轻拉紧,将切口对准,,在继续将每针的距离保持在0.3~0.5范围内进行缝合,使其缝合后的切口是一条整齐的直线;
  缝合针到另一端时,应当在切口的外端0.3~0.5厘米之间将缝合线绕针一周,穿进皮肤穿出在将缝合线已皮肤为界剪断使其在皮肤内;缝合后都要做好无菌消毒的措施,同时做好10h左右的加压措施;及时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并且在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进行换药,并在术后的第二天进行理疗,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2.3观察并处理
  观察两组术后恢复的情况,记录好切口的缝合的时间、各项检查指标、住院时间、疼痛感等,并在治疗后的2~3个月后,进行满意度信息反馈调查;并将得到数据进行处理。
  3.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手术时间、愈合的情况如表格所示;
  4.讨论
  4.1妇科手术以及恢复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因为腹部切口的愈合,与手术的设备、操作、感染情况、无菌环境、切口外漏时间、脂肪厚度以及患者的体质、恢复机制、饮食、运动、预防和其他疾病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受到术后皮下结构缝合技术的影响;这种技术虽然比传统的缝合方式更加的优化,但是对于操作的方式有一定的要求;
  4.2像传统的缝合技术,认为皮下上部的脂肪层不缝合,会引发很引发感染及其他的并发症,会增加恢复的时间; 而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则认为,下部的脂肪层不缝合才是引发感染和并发症的原因;并且一但脂肪层缝合的深度不够,会引起脂肪层死腔、暴露过长时间会造成感染;但是切口缝合的深度太深,会造成脂肪下陷,引起皮肤不美观;此外脂肪缝合的太紧会造成脂肪脱落,使其细胞组织缺血损坏,更容易引起皮下组织产生真菌,导致切口感染;对此利用传统的皮下组织缝合技术,要注意缝合细节问题,以及缝合的力度等;
  4.3而改善后的皮内缝合的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缝合位置不对的情况,利用500克左右重的沙袋在缝合后的切后处进行施压,利用重力的原理将下部的脂肪层自行进行复合,减少组织与纤维的接触、保证脂肪组织没有破坏性,对此皮肤愈合受,伤疤范围小,不影响美观;充分的避免了因为缝合不当,导致细胞坏死而引起真菌感染的现象;同时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很好的保证了患者恢复治愈的过程,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医患和医院的费用开销等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两种缝合方式,以及统计后的结果显示,传统的缝合技术缝合满意度为52.5%,而改进后的皮内缝合技术术后缝合的满意度为94%,并且缝合的质量更优化,不仅缩短了住院的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说明改进后的缝合技术,照比原有的缝合技术,更适合妇科手术切口缝合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左海红.妇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型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
  [2]孙宇琳.两种不同手术缝合线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0.

本论文由雅文网写作老师整理提供
需要纯原创,包通过的论文,请联系我们


  本文关键词:妇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71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