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宫腺肌病灶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19 23:04

  本文关键词:神经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宫腺肌病灶中的表达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基本病理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向子宫肌层浸润并成弥漫性生长,同时伴随周围组织的肥大和增生。临床症状中以进行性痛经和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最为常见。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成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人群日益年轻化,但其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1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又称CD56),于1976年在鸡的视网膜和大脑中首次被发现。NCAM1可以表达于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的表面标记分子,同时亦在神经组织,内分泌组织及多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被发现,在神经生长、聚集及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NCAM1已经在人和大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灶中检测到。尽管内异症与腺肌病在组织形态学上都为正常子宫内膜的异位生长,但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且目前尚无NCAM1在子宫腺肌病中表达的研究,据此本实验设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NCAM1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意在探讨NCAM1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作用。研究目的探索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子宫腺肌病和正常子宫内膜人群中的差异表达,从而探讨NCAM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同时探索子宫腺肌病组织NCAM1表达与相应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意在探讨NCAM1在子宫腺肌病及其相关痛经的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潜在作用。研究方法取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标本40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分泌期与增生期各20例)。对照组为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标本20例,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7例,增生期1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标本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1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进行NRS疼痛等级评分,并与对应患者NCAM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CAM1在4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以及19例正常内膜腺上皮中均有表达,1例正常内膜无表达。间质细胞及肌层中表达极低,偶见着色浅阳性细胞。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1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分泌期NCAM1表达含量高于增生期(P0.05),而这种差异在异位病灶和对照组的分泌期和增生期之间并不明显。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与NCAM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Spearman rho=0.84, P0.01)。结论及意义本研究证实了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的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发现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与NCAM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推测NCAM1可能通过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相关痛经的发病机制,为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其具体的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NCAM1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 免疫组化 痛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7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符号说明10-11
  • 第一章 前言11-13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3-17
  • 第三章 结果17-19
  • 第四章 讨论19-23
  • 第五章 结论23-24
  • 附图表24-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41
  • 参考文献37-41
  • 致谢41-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2-43
  • 附件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红;陈煜\

本文编号:256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6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