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妊娠10~12周大小子宫经腹腔镜和开腹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0:13

  本文关键词:妊娠10~12周大小子宫经腹腔镜和开腹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子宫切除手术根据手术在入路不同分为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四种,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器械设备的改善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推广,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逐渐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腹腔镜手术具有优势,成为子宫切除的主流手术方式。学者认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12孕周的患者,超过12孕周者选择开腹子宫切除手术。就我院实际临床诊疗情况,小于妊娠10周大小子宫经腹腔镜切除术已广泛开展并技术成熟。本文旨在探讨妊娠10~12周大小子宫在我院经腹腔镜切除和经腹切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胃肠道恢复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妊娠10至12周大小子宫切除手术入路的优势,目的是将这一手术方式继续于我院推广,使患者受益。方法:对于就诊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并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子宫为妊娠10至12周大小,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或开腹全子宫切除(through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59例,平均年龄49.14岁,(41~67岁),体重指数:17.65~34.38Kg/m2,平均25.02 Kg/m2。术前根据病史、彩超检查及妇科检查等明确诊断,宫颈TCT排除宫颈病变。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分段诊刮病理排除内膜癌变。妇科检查:子宫体均约妊娠10至12周大小。排除标准:拒绝手术治疗者,术前血红蛋白低于10g/L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病情控制不稳定不能耐受手术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行经腹腔镜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分为TLH组34例和TAH组25例。TLH组平均年龄49.04岁,(41~63岁),体重指数:平均24.77 Kg/m2(19.1~32.1)Kg/m2。TAH组平均年龄49.28岁(41~67岁),体重指数:平均25.35Kg/m2(17.65~34.38)Kg/m2。59例患者中有44例子宫肌瘤(74.57%),其中单发肌瘤7例,多发肌瘤37例。7例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瘤(11.86%),2例难治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并输血治疗(3.38%),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子宫肌瘤(10.16%)。其中合并输卵管积水2例,合并附件囊肿2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患者7例(11.86%)有下腹部手术史(包括子宫下段剖宫产及卵巢肿瘤剥除术等)。59例均有月经异常改变,其中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者42例(72.88%),不规则阴道出血11例(12.4%),痛经患者7例(18.64%)。患者取全麻,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除均由带单、双极电凝功能的高频电刀、奥林巴斯高清腹腔镜系统,WOLF双极电凝钳等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医师由同一组医师、同一术者完成手术。严格按照常规的开腹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步骤。腹腔镜切除的子宫经阴道取出并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术中不使用肌瘤粉粹器破坏子宫完整性。术后病率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监测指南》规定,采用手术后24小时至5天内口表测体温4次/日,每天有2次体温高于38摄氏度。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量以及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上述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H组年龄平均秩次29.97,TAH组年龄平均秩次30.04,P值等于0.988;TLH组体重指数平均秩次29.03,TAH组体重指数平均秩次31.32,P值等于0.613,说明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H组手术时间平均秩次19.51,TAH组手术时间平均秩次44.26,P值等于0.000;TLH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秩次20.93,TAH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秩次42.34,P值等于0.000;TLH组排气时间平均秩次18.79,TAH组排气时间平均秩次45.24,P值等于0.000;TLH组住院时间平均秩次18.35,TAH组年龄平均秩次45.84,P值等于0.0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量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TLH组优于TAH组。TLH组术后病率为0,TAH组术后病率为8%。TLH组术后使用止痛药物为0,TAH组术后使用止痛药物为76%。腹腔镜组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输血,无肠道损伤、泌尿系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有1例术前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侵犯浅肌层,予行二次手术。其余病理与术前一致。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无不适主诉,无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从本组资料来看,说明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量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TLH组优于TAH组。TLH组术后病率为0,TAH组术后病率为8%。腹腔镜组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输血,无肠道损伤、泌尿系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术后远期并发症。经腹腔镜切除妊娠10至12周大小子宫的手术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需止疼药物,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发热不适,无术中、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适合我院及其他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可被普遍掌握。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经腹 妊娠 临床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3.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7
  • 1 临床资料13
  • 2 术前准备13-14
  • 3 器械准备14
  • 4 手术过程14-17
  • 5 术后17
  • 6 资料的采集17
  • 结果17-19
  • 附图19-20
  • 附表20-21
  • 讨论21-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7
  • 综述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27-32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33
  • 个人简历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彦;;3种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徐志文;徐荣春;陈丽春;;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7期

3 郎景和;;妇科内镜技术的普及、提高与发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年01期

4 石继红;张庆;凌开建;黄英;;单、双极电凝联合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136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5 程英惠;孔小玲;;经腹子宫全切除术中抗生素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9期


  本文关键词:妊娠10~12周大小子宫经腹腔镜和开腹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5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