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子痫前期患者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21 19:15

  本文关键词:子痫前期患者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胎盘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是子痫前期基本病理生理过程,而血管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子痫前期病理变化的中心环节。研究证实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如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1,s 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oluble Endoglin,s Eng)、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氧自由基等与血管内皮损伤发生相关,上述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是子痫前期的较好的预测指标。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调节着血红素代谢的动态平衡,催化血红素降解为同摩尔的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铁,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作用下,可迅速生成胆红素。HO有3种亚型,HO-1是可诱导型,HO-2为结构型,HO-3在组织表达少、功能不明确且研究较少。研究认为HO-1和HO-2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作用,它能够舒张血管、促进血管生成、调控胎盘胎儿血管张力、降低胎盘灌注压维持正常胎盘循环。此外,其还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HOs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控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本实验通过测定子痫前期孕妇HO两种亚型的表达情况及母体血清胆红素(Bilirubin)浓度,探讨HOs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旨在为子痫前期的发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开辟新的诊疗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按照第8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作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入选标准随机选取2013-2至2014-12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前检查和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65例,发病孕周34周的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 onset preeclampsia,EPE)组35例,34周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LSPE)组30例,同期随机选取3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2标本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采取母血,脐血及胎盘组织。分娩前取空腹静脉血6ml,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10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层血清液,置于EP管中,保存于-70℃冰箱,用于检测血清HO-1、HO-2及胆红素。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于距脐带胎盘插入部5cm内,取静脉血3ml,处理同母血。胎盘娩出后立即取胎盘母面近脐带根部直径3cm范围内的组织,约1cm×1cm×1cm大小,生理盐水冲洗后浸润至10%福尔马林溶液中室温固定24h,然后进行脱水、石蜡包埋等。3检验指标及方法:母血、脐血血清HO-1、HO-2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显微镜下观察胎盘中HO-1、HO-2表达分布;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得出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指标测定母血血清胆红素浓度采用相应胆红素试剂盒(重氮法)测定。4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数据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对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factor ANOVA)三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检验,亦称q检验。若非正态或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用Spearman秩相关。取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早发组、晚发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比较,HO-1在母血清、脐血清中3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在母血清、脐血清中HO-1浓度PE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早发组均低于晚发组(均P0.05)。与HO-1结果相同,在母血清、脐血清中HO-2浓度PE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早发组均低于晚发组(均P0.05)。2在母体血清、脐血分别进行HO-1与HO-2浓度组内比较,在母体血清、脐血清中HO-1浓度均明显高于相应组HO-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 IHC提示HO-1、HO-2在3组孕妇胎盘中均有表达:HO-1、HO-2在胎盘组织中3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O-1在PE组平均光密度值MOD低于对照组(均P0.001)。早发组与晚发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2在PE组平均光密度值MOD低于对照组(均P0.001),早发组低于晚发组(P0.05)。在3组组内HO-1MOD值与HO-2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 HE染色结果:对照组为正常妊娠胎盘,可见绒毛成熟良好,绒毛及绒毛间质的血管丰富,形态正常,间质少,绒毛最表层为细胞核排列较整齐的合体滋养层细胞;晚发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绒毛成熟不良,绒毛表层的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核排列紊乱,小动脉平滑肌数量减少,弹力膜不完整,可见玻璃样变;早发型子痫前期组绒毛数量更少,绒毛明显退变坏死,绒毛表面合体滋养层细胞大片融合,可见胎盘微血栓形成。5胎盘组织光镜下观察到HO-1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表层的合体滋养层细胞,胞浆胞膜均可见着色,胎膜细胞的胞膜上也有着色,绒毛间质未见明显着色;而HO-2表达部位与HO-1大致相同,在胎盘绒毛表层的合体滋养层细胞、胎膜细胞均可见棕色颗粒,亚细胞定位分别为胞浆、胞膜;HO-2还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胞浆胞膜可见着色。6 HO-1的浓度与HO-2分别在母血清、脐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呈正相关r及P值分别为(r=0.717,r=0.643,r=0.884;P均0.001)。7 TBIL、DBIL及IBIL在3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914,P=0.134,P=0.434)。在母血清、脐血清及胎盘组织中HO-1浓度与TBIL、DBIL及IBIL均无相关性(P0.05);HO-2浓度在母血清中与TBIL、IBIL呈负相关(r=-0.412,P=0.026;r=-0.495,P=0.006),与DBIL无相关性(P0.05);在脐血清中与胆红素浓度均无相关性,在胎盘组织中与IBIL呈正相关性(r=0.725,P0.001)。结论:1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母血、脐血及胎盘组织中HO-1及HO-2的浓度均下降,且早发组低于晚发组。证实HO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2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母血及脐血中HO-1的浓度高于HO-2,但胎盘组织HO-1与HO-2表达差异未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 HO-1及HO-2在3组胎盘组织中均表达,HO-1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表层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及胎膜细胞;HO-2除在胎盘绒毛表层的合体滋养层细胞、胎膜细胞表达外,也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4血清胆红素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无关。5母血清HO-2浓度与TBIL、IBIL呈负相关,在胎盘组织中与IBIL呈正相关性。HO-1浓度与血清胆红素无相关性。胎盘组织的HO-2与妊娠期胆红素代谢呈相关性。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 早发型 晚发型 血红素氧合酶 胆红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4.244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英文摘要8-13
  • 英文缩写13-14
  • 前言14-15
  • 材料与方法15-21
  • 结果21-26
  • 附图26-37
  • 附表37-39
  • 讨论39-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5
  • 综述 血红素氧合酶与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的关系55-71
  • 参考文献62-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翠琴;张震宇;王淑珍;刘浩;郭淑丽;;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医刊;2006年10期

2 赵桂花;;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82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1期

3 杨小颀;严妮子;;子痫前期与血钙水平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4 杨小颀;严妮子;;子痫前期与血钙水平相关性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5 陈茜;王泽华;;子痫前期的预测及预防[J];华中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6 朱倩;;对38例子痫前期(重)、子痫治愈的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5期

7 梁英;周丽丽;甘娟;姜碧洋;杨承东;;重度子痫前期在产科ICU监护救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19期

8 詹卫星;郑九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J];江西医药;2008年08期

9 蔡颖;尹国武;姜锋;李怡;闵保华;王s,

本文编号:260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0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