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6

  本文关键词: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综合的评价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的检索Pubmed期刊数据库、Elsevier期刊、Wiley期刊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国(CNKI)学术期刊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优秀博硕士论文、中国及国际会议论文等中文数据库,追踪查询所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作为参考,检索时间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1月。按照纳入及排除的标准排除出不合格的文献,对包含有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建议数据库,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检索并且按照纳入和排出的标准共筛选出11篇相关文献,利用NOS量表评估文献质量均大于6颗星,主要对其中涉及的十多项与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FIGO分期较晚、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深、脉管浸润、有盆腔和(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较多、双侧PLNs转移、宫体浸润、宫旁转移、SCC-Ag4μg/L及Hb110g/L组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病理类型、病理的分级、肿瘤直径、年龄、术前放疗及化疗不同分组之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IGO分期较晚、脉管浸润、有盆腔和(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较多及宫旁转移是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双侧PLNs转移、宫体浸润、SCC-Ag4μg/L、Hb110g/L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但研究数目仅有一篇,尚需更多研究数据支持,宫颈肌层浸润深度的分析存在发表偏倚,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可能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有无放、化疗虽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异,但是术前的辅助治疗会影响到术后淋巴结阳性率的检出,所以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病理类型、病理的分级、肿瘤直径、年龄不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英文缩略词11-12
  • 第1章 综述12-20
  • 1.1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途径及规律12-13
  • 1.2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13
  • 1.3 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13-14
  • 1.4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争议14-15
  • 1.5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15-20
  • 1.5.1 年龄、病理类型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5-16
  • 1.5.2 临床分期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6
  • 1.5.3 肿瘤直径大小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6-17
  • 1.5.4 淋巴脉管间隙的浸润和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7
  • 1.5.5 宫颈肌层浸润深度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7-18
  • 1.5.6 宫旁浸润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8
  • 1.5.7 血清SCC-Ag与盆腔淋巴结及PALNs转移的关系18
  • 1.5.8 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与PALNs转移的关系18-20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20-23
  • 2.1 文献的检索方法20-21
  • 2.2 文献的筛选方法21
  • 2.2.1 明确纳入标准21
  • 2.2.2 排除标准21
  • 2.3 文献的选择和质量评价21-22
  • 2.4 文献资料的提取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方法22-23
  • 第3章 结果23-39
  • 3.1 FIGO分期对PALNs转移影响23-24
  • 3.2 病理类型对PALNs转移影响24-26
  • 3.3 宫颈浸润深度对PALNs转移影响26-27
  • 3.4 脉管浸润对PALNs转移影响27-28
  • 3.5 肿瘤直径对PALNs转移影响28-29
  • 3.6 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数目对PALNs转移影响29-32
  • 3.6.1 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与PALNs转移的关系29-31
  • 3.6.2 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与PALNs转移的关系31-32
  • 3.7 髂总淋巴结转移与否对PALNs转移影响32-33
  • 3.8 宫旁转移与否对PALNs转移影响33-34
  • 3.9 年龄对PALNs转移影响34-35
  • 3.10 组织学分化对PALNs转移影响35-39
  • 第4章 讨论39-48
  • 4.1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39
  • 4.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39-40
  • 4.3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40-45
  • 4.3.1 FIGO分期成为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40-41
  • 4.3.2 宫颈浸润深度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41
  • 4.3.3 淋巴脉管浸润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41-42
  • 4.3.4 宫旁转移成为PALNs转移危险因素42
  • 4.3.5 盆腔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和数目成为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42-43
  • 4.3.6 研究中其他影响PALNs转移的危险因素43-44
  • 4.3.7 研究中与PALNs转移无关的因素44-45
  • 4.3.8 其他可能对PALNs转移影响的因素45
  • 4.4 分析PALNs转移危险因素的意义45-46
  • 4.5 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控制46-48
  • 第5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4
  • 作者简介54-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艳;张蔚;;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争议问题[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年11期

2 林仲秋;;《FIGO 2015妇癌报告》解读连载一——宫颈癌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11期

3 董卫红;王泽华;;宫颈癌手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06期

4 周晖;卢淮武;彭永排;林仲秋;;《2015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03期

5 刘宗琪;;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10期

6 蒋铁根;;早期宫颈癌根治术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年S2期

7 王春佟;刘月合;李彩霞;;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年21期

8 杨华;吕江涛;谭先杰;吴鸣;马水清;郎景和;;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必要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年09期

9 韦羽梅;姚德生;李菲;潘忠勉;宋红林;李力;;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年14期

10 曾威;徐文生;徐红;况燕;蒙玉刚;陈军莹;;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瑜琪;早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系统性切除[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娜;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137例临床病理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0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