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8 08:13

  本文关键词: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道感染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3.4 适当卧枕

论 著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种腰椎的负荷就更小,因此,卧位时,髋、膝关节稍微屈曲是放松腰肌、减少腰椎负荷的重要方法。因此,半卧位比平卧位较耐久,当然,到一定时间后,也必须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活动关节和改变受压部位。

3.3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的意义和可行性探讨

除上述因素外,患者腹部术后置有多根引流管,术后最佳的医疗体位是半卧位,早期半卧位能使术后最初6h内手术创面渗出最多的时候得到充分引流。特别对于上腹部手术,可防止膈下积液,同时半卧位有利肺部扩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患者血氧含量,使呼吸平稳,幅度减小,从而有助缓解疼痛。传统的先给以去枕平卧头侧位,是为了防止麻醉镇静药后续作用下患者还未完全清醒发生呕吐窒息和舌下坠堵塞气道影响呼吸。我们经临床长期观察,认为在全身麻醉行腹部消化系统手术患者术前常规需注射东莨菪碱或阿托品以抑制腺体分泌和置胃管减压,只要保证胃管引流通畅,术后6h内不会发生呕吐,对麻醉抑制较深的患者,口中通气道留置到情形后拔除。因此,术后早期半卧位完全是可行的。

[2]

由于手术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一般脊柱都有退行性变化,仰卧去枕,僵直的颈部悬空,使头呈过伸后仰位,容易引起颈肩、颈背酸痛。适当高位卧枕,防止颈下悬空,可使颈椎承力减小呈放松,头部左右旋转自如。年轻患者颈部柔性好,去枕平卧呈挺直自然,可待清醒后再卧枕。3.5 护理

对术后出现腰酸者,给予薄的软枕垫于腰部,可减轻症状,也可给予按摩、热敷缓解酸痛,帮助患者早日恢复。经临床应用观察,术后采取合适体位,及时翻身,及时镇痛处理,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的防止术后腰肌酸痛,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参考文献

[1] 邵宣,许兢斌,史可人,等.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社,1992:71.

[2] 杨克勤,聂强德,刘析,等.骨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1:557.

(上接第29页)

对两家医院普外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留置导尿患者共132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43例,排除入院前已行导尿者或已有明确尿路感染者共38例,对其余在94例患者留置导尿时间、拔除尿管后当晨尿细菌培养结果、拔除尿管后第3天尿路刺激症状进行分析。94例患者,其中65例为术前准备性导尿,发生尿路感染者12例,29例为尿潴留而导尿,发生尿路感染者8例;留置时间1~14d(平均3.8d)。1.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留置尿管时间1~14d(平均3.8d),尿细菌培养26例阳性,其中18例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5例出现屎肠球菌生长,3例真菌生长,8例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尿液培养阴性;拔除尿管后第3天有尿路刺激症状者53例。尿培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94例导尿患者导尿时间、尿细菌培养结果及尿路刺激症状分

布情况

留置时间<3d3~7d>7d

尿细菌培养结果阴性阳性383*2610413

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

阳性阴性10312917125

程,严格无菌技术,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尿液颜色、量、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不得高于膀胱,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留置尿管时间长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本组研究发现留置尿管3d以内41例中有3例发生尿路感染,3~7d者发生尿路感染率为27.8%(10/36),7d以上出现尿路感染者76.5%(13/17)。故发生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成正相关,与黄雪斐等报道相似,留置尿管患者尿道的霉菌检出率为74.2%,与留置尿管时间成正相关,留置7d以上者尿道口霉菌检出率和14d以上者霉菌尿发生高达100%,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间歇性夹闭尿管,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时间尤为重要。

同时导尿管选择不当,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不良,引流系统不密闭,使集尿系统和储尿袋的病原菌侵入尿路,也是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环节。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动作轻柔,应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完全送人膀胱后再注入5~10mL生理盐水,才能防止尿管脱出。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尽量减少膀胱冲洗,张继安等[5]研究发现,膀胱冲洗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不低于未行膀胱冲洗者,甚至更高。因此,一般情况尽量不要冲冼,如血尿及脓尿须行冲洗者,但必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集尿袋最好3d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集尿袋时接头处消毒处理。

另外,会阴部护理在尿路感染发生中也不可忽视,保持会阴部清洁,予0.5%碘伏会阴擦洗,每天2次,一旦会阴部污染,应随时擦洗消毒。必要时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掌握导尿指征,留置尿管后要严格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导尿时间,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 Leone M,Albanese J,Garnier F,et a1.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polyvaLent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are Med,2003,29(7):1077-1080.

[2] 刘丁,陈萍,成瑶,等.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道感染前瞻性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6):432-434.

[3] 郇英,刘兆孔,郇斌,等.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2):90-91.

[4] 倪建平.医院内泌尿系感染96例原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

报,2004,25(11):1172.

[5] 张继安,马金香.留置导尿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1):57.

注:*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时间关系person系数r=0.08>1,成正相关3 讨 论

留置导尿是抢救危重患者、术前准备及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时所采取的排尿手段,是临床治疗和诊断的主要方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操作之一,但尿道插管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Leone等[1]报道医院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5%~50%,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刘丁等[2]报道:导尿相关尿路感染(CAUTI)平均发生率为53.8%。郇英等[3]报道医源性尿路感染占院感染的67.01%。所以控制好导尿管相关感染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CAUTI发生率为27.6%(26/94);倪建平等报道在医院尿路感染中CAUTI占68.75%。其中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润滑不够均易损伤尿道。另外,导尿管过粗会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同时增加了损伤的程度以及导尿时无菌观念不强可使导尿管污染,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尤其是女性,尿道周围有肠道细菌,易发生菌尿。本组研究发现导尿相关感染,必须遵守操作规

[4]

Word文档免费下载: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1-2页,共2页)


  本文关键词: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道感染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156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