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软骨修复及软骨下骨重建

发布时间:2017-04-19 11:15

  本文关键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软骨修复及软骨下骨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基于3-D打印技术探索骨软骨组织工程修复过程中,新生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软骨修复间关系,为功能化组织工程软骨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双相聚乙二醇/β-磷酸三钙骨软骨复合支架。取40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体重2.5~3.5 kg),于右膝滑车部位建立直径4.8 mm、深7.5 mm骨软骨缺损模型,左侧不制备缺损为假手术组;将支架分别植入35只兔骨软骨缺损作为实验组,余5只不植入支架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4、8、16、24、52周,空白对照组于术后24周取材(n=5),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根据Wayne评分体系进行评分;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测新生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表面积分数(bone surface area fraction,BSA/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与软骨修复大体及组织学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术后软骨明显修复,52周时以透明软骨为主,出现潮线结构;Wayne评分显示,实验组24、52周评分均显著高于16周(P0.05),24周及52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修复的软骨下骨逐渐从缺损周围向中央迁移,24、52周时形成软骨下骨板结构。修复术后BV/TV、BSA/BV、Tb.N均呈"双峰"样变化过程,分别在2、16周达峰值;Tb.Sp变化规律与BV/TV、BSA/BV、Tb.N相反;Tb.Th整个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BV/TV、BSA/BV、Tb.Th、Tb.N、Tb.Sp与软骨修复大体及组织学评分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在兔绝对尺寸骨软骨缺损修复中,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与软骨修复存在相关关系;完整的软骨下骨修复需经历"增殖-重建-再增殖-再重建"的"双峰"样过程,2、16周是骨增殖的2个关键时期。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英国利兹大学医学与生物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关键词】-D打印技术 组织工程软骨 软骨下骨 微结构参数 软骨修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320、51375371、50775178、51323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资金~~
【分类号】:TP334.8;R318.08
【正文快照】: 经既往几十年努力,软骨修复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与功能化修复有很大距离[1-3]。研究表明,软骨和软骨下骨是一整体,前者起负载作用,后者起力学支撑与吸收冲击力作用,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4]。软骨再生不应只限于软骨修复,为达到功能化修复,需注意软骨下骨对软骨修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雪凌;孟昊业;王永成;彭江;郭全义;许文静;李丙岩;王程;汪爱媛;卢世璧;;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复合单元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9期

2 崔建岭;任进军;孙英彩;赵纳;石俊岭;;膝关节软骨下骨局灶性病变与应力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3 宋伟;杨柳;王富友;;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软骨和软骨下骨病理改变的定量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12期

4 陈向阳;郭开今;董启榕;李强;;兔骨性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弹性模量改变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03期

5 杨丽平;刘建玲;宋庆慧;朱嘉;张万强;孔焕宇;赵铁军;;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豚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的增龄性改变[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9期

6 于洪存;丁承宗;王新怡;;胫骨平台退行性变软骨下骨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2年10期

7 陆宁,曾维权,潘瑾,卢世璧;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吡啶并林含量的变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8 郑洁;王瑞辉;寇久社;;软骨下骨重塑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08期

9 牛维;;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李强;张柳;;骨性关节炎中软骨下骨与软骨退变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悦;张玮;张杨;孙晓雷;李秀兰;;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活性的观察[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占飞;Hitoshi Inaba;;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地形学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李民;郭逸尔;刘献祥;陈文列;林久茂;黄云梅;黄梅雅;吴追乐;;透骨消痛胶囊干预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塑的分子机制探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占飞;Hitoshi Inaba;;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地形学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高渝军;李强;李荣亨;;软骨下骨的改变在骨关节炎中的意义[A];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于德刚;朱振安;汤亭亭;;大鼠半月板撕裂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转变[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郭悦;张玮;张扬;孙晓雷;李秀兰;;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活性的观察[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明;项舟;范红松;裴福兴;黄富国;岑石强;钟刚;;体内外构建软骨-骨再生理想微环境修复兔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9 赖震;费骏;魏威;沈健;余涌杰;;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髋臼骨结核软骨下骨塌陷的风险[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占飞;;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和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向阳;软骨下骨改变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二磷酸盐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陈海南;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三维结构和力学性能改变及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张荣凯;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因表达谱的实验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4 郭达;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微灌注及通络祛痹法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谢宗刚;降钙素对大鼠膝OA模型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破骨吸收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杨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nt5a/Ror2信号调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大鼠软骨下骨的改建[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7 戴雪松;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不同固定方式下的髋臼侧应力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欧志学;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评价与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朝晖;SARS患者股骨头坏死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新宇;关节软骨急性损伤后软骨下骨的早期组织形态、分子生物学及力学变化[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杨勇;骨化三醇对实验性大鼠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3 陆继鹏;复合材料置入软骨下骨诱发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4 李强;阿伦磷酸钠对大鼠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D];华北煤炭医学院;2009年

5 李彬;降钙素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兔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的骨代谢的影响[D];华北煤炭医学院;2009年

6 于洪存;胫骨平台退行性变软骨下骨影像学表现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宋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软骨结构病理学观察和形态计量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袁雪凌;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复合单元的改变和交互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9 陆圣君;降钙素对大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立杰;在TMJOA中软骨下骨的病理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对软骨下骨改建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软骨修复及软骨下骨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16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