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6 05:44
  礼乐最初起源于先民的祭祀活动,随后又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慢慢地结合,并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活动,最后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关于礼的含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原则,礼还是最大的法。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礼无所不包,几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义语。乐的含义除了管弦歌唱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它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教化工具,还是纲常伦理、宗法规范,所以儒家以礼乐教化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是孔子思想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孔子“引仁入礼”才使礼具有了深层意义的内在本质,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乐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乐的价值也正是由于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所以,仁与礼乐的关系是:“仁”是“礼乐”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乐,依礼乐而行则成仁,礼乐与仁相辅相成,恰好成为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周公制礼作乐是孔子礼乐治国的理论基础,周公“引德入礼”,对礼乐进行加工改造,使礼从原始的实物交易行为中抽象出来,进而纳入道德范畴之中,这为孔子“引仁入礼”重新确立礼乐的价值作了的铺垫。人性论也是孔...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礼乐的起源及含义
    (一) 礼乐的起源
        1. 礼的起源
        2. 乐的起源
    (二) 礼乐的含义
        1. 礼的含义
        2. 乐的含义
    (三) 仁与礼乐的关系
        1. 仁的含义
        2. 仁与礼乐的关系
二、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
    (一)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1. 周公制礼作乐
        2. 人性论
    (二)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内容
        1. “乐治”——培养人的美好和谐的感情
        2. “礼治”——要求人们遵守各种行为规范
        3. “礼治”与“法治”的关系
        4. “礼治”与“乐治”的关系
    (三)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目标
        1. 培养一种新型的君子人格
        2. 建立既秩序井然又温情脉脉的社会关系
    (四)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途径
        1. 庶民
        2. 富民
        3. 教民
三、对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评价
    (一) 历史意义
    (二) 当代价值
    (三) 不足之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 原始论著
    (二) 参考论著
    (三) 参考论文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J]. 白奚.  哲学动态. 2006(05)
[2]孔子与中国的礼文化[J]. 蒙培元.  湖南社会科学. 2005(05)
[3]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思想[J]. 段红伟.  中州学刊. 2005(05)
[4]《论语》与孔子的礼学思想[J]. 安普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2)
[5]礼乐文化与人的现代化[J]. 唐雪琼.  广西社会科学. 2003(08)
[6]谈礼、义、仁之间的关系[J]. 刘雪河.  史学月刊. 2003(07)
[7]试论先秦儒家的礼乐观[J]. 张慧.  山东社会科学. 2002(06)
[8]西周礼乐文化及其意义[J]. 赵旗.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04)
[9]论孔子仁学与礼乐之关系[J]. 刘一石,殷晓红.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4)
[10]荀子的乐论与性恶论[J]. 韩德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01(05)



本文编号:3644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44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