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社会哲学视域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7:0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原来那种较为单一的社会结构正趋于复杂化、多元化。过快分化的利益结构和日趋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主体,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均,社会不平等加剧。存在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以及城市与农村、集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系列非稳定因素,引发了复杂的群体性事件。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因利益矛盾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是由利益受损者发起,道德或利益趋同者参与,针对公权力的集体行为。作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征,群体性事件在其类型、特征、形成原因、生成机制等方面都体现着新时期的时代特征。目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破坏了稳定的政治局面,妨碍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总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正确的认识群体性事件,掌握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分析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潜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处置群体性事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整体结构的良性有序发展。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内涵
    2.1 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矛盾和冲突范畴
    2.2 从影响范围上看,属于社会层面矛盾
    2.3 从性质上看,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第3章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3.1 主体的不确定性
        3.1.1 主体的群体性
        3.1.2 主体的广泛性
        3.1.3 主体的扩张性
    3.2 价值诉求的变换性
    3.3 事件后果的异质性
        3.3.1 群体性事件性质的变异性
        3.3.2 社会后果的危害性与社会本质性存在的矛盾
第4章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
    4.1 现有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研究
    4.2 直接利益矛盾型群体性事件
    4.3 间接利益矛盾型群体性事件
    4.4 无利益矛盾型群体性事件
第5章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
    5.1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结构原因
    5.2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制度性原因
    5.3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意识形态困境
    5.4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历史性原因
第6章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
    6.1 群体性事件生成机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6.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理论
        6.1.2 刘少奇矛盾演化阶段论
    6.2 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生成逻辑
        6.2.1 矛盾的发生与萌芽阶段
        6.2.2 矛盾的展开与升级阶段
        6.2.3 矛盾的克服与解决阶段
第7章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7.1 毛泽东关于不同性质矛盾的处置方法
    7.2 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7.2.1 坚持社会结构的适度调节,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7.2.2 根据群体性事件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归因及疏导探析[J]. 马顺成.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2]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冲突[J]. 谢海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3]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 于建嵘.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6)
[4]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 于建嵘.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1)
[5]当前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及效应评价[J]. 张爱民.  世纪桥. 2007(07)
[6]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 刘晓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7]处理群体性事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J]. 张怀海.  领导科学. 2005(11)
[8]对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和应对[J]. 许文成,彭玉辉.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1)
[9]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 邱泽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10]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J]. 刘琪,高佃正.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04)

硕士论文
[1]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及其管理学意义[D]. 黎宇东.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62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62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