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哈贝马斯理性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22:56
  人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政治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使人成为理性的人,使社会成为一个合理的社会,也就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哈贝马斯对理性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他通过对人类已有理性成果的批判、借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理性观,并不断运用于实践,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古希腊哲学属于本体论哲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或“始基”问题,从这种认识、把握整个世界的始基、本原或共相中,产生了最早的理性观念。但是,从总体上看,古代理性是一种整体理性,它追求的是一种合理的有序的秩序,特别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为万事万物划分了严格的等级秩序,这也表明人通过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从而确证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西方近代哲学属于认识论哲学,哲学所关注的重点转向了认识论问题。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可能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人在认识世界或对象的过程中,把自我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由此推动了主体独立性的发展。但是近代哲学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之上的,这种思维方式把客体看作是主体之外的他者,主体是抽象的、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理性则成我联系主体和客体的...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历史视域中的理性
    1.2 哈贝马斯理性观的的致思理路
    1.3 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逻辑结构
第2章 哈贝马斯理性观的思想渊源
    2.1 西方理性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1 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萨哥拉:逻各斯与努斯观念的提出
        2.1.2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理性观念发展的贡献
        2.1.3 亚里士多德:理性分裂的初步显现
    2.2 近代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
        2.2.1 笛卡尔: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2.2 康德:理性立法原则的确立
    2.3 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
        2.3.1 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2.3.2 启蒙辩证法和工具理性批判
        2.3.3 马尔库塞的工具理性批判
第3章 哈贝马斯理性观的最初探索
    3.1 理性社会基础的确立
        3.1.1 公共领域的含义及其历史类型
        3.1.2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3.1.3 公共领域的重构及理性社会基础的确立
    3.2 理性兴趣的阐发
        3.2.1 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性反思
        3.2.2 对几种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批判性分析
        3.2.3 对理性兴趣的阐释
    3.3 "技术统治的意识"
        3.3.1 技术和科学成为"技术统治的意识"
        3.3.2 "技术统治的意识"之特性
        3.3.3 技术和科学成为意识形态后带来的影响
第4章 哈贝马斯理性观的建构
    4.1 交往行为假设性前提的确立
        4.1.1 语言学转向
        4.1.2 普遍语用学的任务和对象
        4.1.3 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
    4.2 交往行为与交往理性
        4.2.1 合理性概念的初步阐述
        4.2.2 行为与世界的关联及其合理性
        4.2.3 交往理性及其特征
    4.3 生活世界
        4.3.1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来源及其含义
        4.3.2 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再生产
        4.3.3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第5章 理性与"重建论"
    5.1 理性与批判理论的重建
        5.1.1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及其不足
        5.1.2 批判理论批判范式的转变
        5.1.3 从意识哲学范式向交往范式的转变
    5.2 理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5.2.1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背景分析
        5.2.2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进程
        5.2.3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
    5.3 理性与现代性的重建
        5.3.1 对黑格尔现代性观念的考察
        5.3.2 对黑格尔之后的现代性批判的考察
        5.3.3 交往理性——哈贝马斯拯救现代性的逻辑出口
第6章 理性与话语理论
    6.1 理性与话语民主
        6.1.1 自由主义的民主
        6.1.2 共和主义的民主
        6.1.3 程序主义的民主
    6.2 理性与民族话语
        6.2.1 民族和民族国家
        6.2.2 民族国家合法性的瓦解
        6.2.3 走向后民族国家
    6.3 理性与超验话语
        6.3.1 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6.3.2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宗教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