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当代知识论中“理解”的本质与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15:40
  回溯二千多年的知识论史,哲学家对知识讨论很多,但对理解关注极少。关注知识,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作为认知者,总是试图去了解这个世界。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认知上的好处,也会在实践上有所增益。不过,只是关注知识是不够的,它会使知识论的疆域太过狭小,以至于忽视了一些在认知上更富成就的认知状态,如理解。理解作为知识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追溯到知识论的“价值转向”。这是一股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浪潮。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当代知识论一直围绕着知识的定义展开激烈的争论,遗憾的是这场争论徒劳无功。“价值转向”很好地终结了这种局面,并把一些诸如价值、信任、责任这样的非认知概念带入到知识论中来,从而拓宽了知识论的领域。从关注知识到关注更多的元素,“价值转向”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一些哲学家认为知识本身不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知识相比,“理解”的价值要更高,“理解”应当成为知识论的中心。然而,什么是“理解”呢?它与知识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诸多问题都成为了理解知识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本质和价值两个维度着手,试图描绘清晰、完整的理解知识论的图景。在第一章中交代了理解知识论产生的历史脉络,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理由
        0.1.1 为什么要关注“理解”
        0.1.2 理解的重要性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0.4 研究的目标
第一章 理解知识论的提出
    1.1 知识论的发展:从知识到理解
    1.2 知识的目标:从求真到理解
        1.2.1 价值一元论
        1.2.2 价值多元论
第二章 理解知识论的建构
    2.1 性质
        2.1.1 知识、理解与认知成就
        2.1.2 知识、理解与认知能力
    2.2 理解的知识归类
        2.2.1 理解是“知道如何”
        2.2.2 “知道如何”与“知道什么”的区分
        2.2.3 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混淆
        2.2.4 理解不是“知道什么”
    2.3 对象
        2.3.1 理解自然
        2.3.2 理解人类行为
    2.4 类型
        2.4.1 对象理解
        2.4.2 命题理解
        2.4.3 一种构想
第三章 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3.1 理解与信念
        3.1.1 信念是理解的构成条件
        3.1.2 丹尼尔的反例以及对反例的反驳
        3.1.3 费纳的反例以及对反例的反驳
        3.1.4 评价
    3.2 理解与确证
        3.2.1 费纳的反例
        3.2.2 对反例的反驳
    3.3 理解与真
        3.3.1 理解与事实
        3.3.2 理解与符合论不兼容
        3.3.3 理解与融贯
    3.4 理解与运气
        3.4.1 扎格泽博斯基的主张
        3.4.2 对扎格泽博斯基的反驳
        3.4.3 两个反例
        3.4.4 对反例的反驳
第四章 理解的价值
    4.1 问题的恰当问法
    4.2 理解的认知价值
        4.2.1 认知善
        4.2.2 理解映射了世界的深层结构
        4.2.3 理解是强的认知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9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9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