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萨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01 23:30
  本文采用文本学解读方法,以“实践”范畴为切入点,集中对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作一个批判性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萨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异同,以厘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认为,萨特的实践的整体化就是辩证法。萨特“实践”概念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辩证性”,而辩证性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其次是实践的“整体化”特征,而“整体化”同时也是马克思汲取自黑格尔辩证法中的重要内容,是“真理对自己整体化”;再次,萨特认为实践产生哲学、负载着哲学性并被哲学阐明,而这一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类似。最后,萨特重视个人实践,这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丰富和补充。 通过比较可知,萨特的实践观和马克思的实践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着根本性的分歧。相同点在于两者都强调实践的主体性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肯定。不同点体现在萨特的实践观更强调个人实践的作用和个人实践的抽象主观性,而马克思则更为强调具体的实践和实践的社会属性。 虽然萨特在借鉴马克思实践观的同时也对其做了存在主义的改造,却始终无法从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中摆脱出来。但就“实践”而言,萨特的探索是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拓展,是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展开...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研究
        二、对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及其实践观的研究
第二章 萨特的实践观
    第一节 萨特及其《辩证理性批判》
    第二节 萨特实践概念的内涵
    第三节 萨特的个人实践与“匮乏”范畴
    第四节 萨特的个人实践和共同实践
    第五节 萨特的实践、辩证理性与人学辩证法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实践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产生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
        一、以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超越为前提
        二、以生产劳动为最基本实践形式
        三、以人的社会实践为本质
第四章 萨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比较
    第一节 实践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性
    第三节 实践的历史客观性
    第四节 个人实践与社会实践
    第五节 形而上学与实践具体
    第六节 实践观在各自哲学中的地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27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27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