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认知与价值—柏拉图“洞喻”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6 11:11
  对于柏拉图的“洞喻”,学界更多地从政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本论文试图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视域对柏拉图的“洞喻”进行解读,试图在研读柏拉图《国家篇》的基础上对“洞喻”所揭示的世界结构、人的生存现状及所蕴含的认知路径及认知价值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再现了柏拉图“洞喻”的四个阶段,并在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每一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解读。概言之,“洞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类深处“洞穴”并被“绑缚”的现实,并描述了“囚徒”如何实现“灵魂转向”,从洞内走向洞外,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第二章阐述了柏拉图“洞喻”的认识论意义,分别考察了人类认知的困难、可能及路径。在柏拉图那里,世界被分为变动不居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和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可知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而永恒的存在,是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感觉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模型;但两个世界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可以通达的,关键则是克服肉体的局限,实现“灵魂转向”。第三章在认识论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洞喻”的价值论意义。柏拉图论证,人皆追求善的价值,之所以求善而不得,是因为缺乏正确的知识的指导。现实中的人如洞内的囚徒一般,把如洞壁上的阴影一样虚假的事物当作真实,...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洞喻”中人的生存境况
    第一节 阴暗虚假的洞穴生活
    第二节 初次解放的失败
    第三节 朝向本源的真正解放
    第四节 重返洞穴的使命与命运
第二章 “洞喻”的认识论意义
    第一节 真理及认知方式
        一、柏拉图的真理观
        二、获取真理的可能
    第二节 :真理的认知路径
        一、对幻影世界的认知
        二、对“火”、“光”的认知
        三、对“太阳”的认知
第三章 “洞喻”的价值论意义
    第一节 善是永恒的价值追求
        一、柏拉图对“人皆求善”的论述
        二、真知对价值的保证
    第二节 存在、认知与价值的等级性
        一、存在的等级性
        二、认知的等级性
        三、价值的等级性
结语
写在后面的话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51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51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