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从“惑”到“识”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原理

发布时间:2021-07-07 13:56
  认识的成长问题是自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创立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但就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成长问题的研究是比较贫乏的。基于国际上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融合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对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及数学研课实践的反思和提炼,构建这一论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指导策略,就成为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从惑到识”原理涉及到的“惑”与“识”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指出理解“从惑到识”原理的二重维度,分析“从惑到识”原理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然后基于过程维度构建了数学教学中学生“从惑到识”的认识活动过程理论,特别是对“增识”的基础与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对识的结构与功能及识的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学生从惑到识的主导因素进行了探索和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学教学中“识”的缺失,提出数学教育贵在尚识的命题,并给出数学研课和数学课堂中的尚识方法;最后就一些未竟的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如何“从惑到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几种教学境界观。 研究的特色之处及主要成果: 1.提出数学教学中“从惑到识”的认识发生原理 “从惑到识”可以由两个维度来理解,...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节 选题的缘由、问题的陈述与研究的意义
    第2节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3节 研究的设计思路、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从惑到识:数学教育的新视界
    第1节 关于“惑”与“识”的基本认识
    第2节 过程维度和缄默维度的“从惑到识”
    第3节 数学教学中“从惑到识”原理的理论基础
    第4节 数学教学中学生“从惑到识”过程的价值分析
第2章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起源:生惑
    第1节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根源:惑境
    第2节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条件
    第3节 诱惑:引发一些可以驾驭的认知冲突引导主体初步参与
第3章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生:积学
    第1节 数学教学中认识发生的方式与途径:积极学习与蓄积观念
    第2节 数学教学中认识发生的活动机制:建构学生主体活动
    第3节 解惑求识之道:先猜后证
    第4节 导学:开展个体探究引导主体充分参与
第4章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形成:致知
    第1节 致知观
    第2节 致知的特征
    第3节 致知求识之道:直觉、推断与洞察
    第4节 启知:探知学生水平引导主体深入参与
第5章 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发展:增识
    第1节 增识的基础
    第2节 增识的机制
    第3节 识的层次
    第4节 发识:发表师生的见识引导主体综合参与
第6章 尚识的数学教育
    第1节 识的现状调查
    第2节 影响学生识的形成的因素分析
    第3节 数学教育贵在尚识
    第4节 尚识的数学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第5节 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
第7章 数学教师的教学认识从惑到识
    第1节 数学教师的解惑艺术与教学境界
    第2节 基于“二重原理”的数学课的研究框架
    第3节 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从惑到识”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数学教学的若干特点[J]. 涂荣豹,宋晓平.  课程.教材.教法. 2006(02)
[2]代数教学中的模式直观[J]. 张广祥,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报. 2006(01)
[3]教育研究的境界——论教育学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精神的追求[J]. 孙俊三.  教育研究. 2005(11)
[4]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 郑金洲,程亮.  教育研究. 2005(11)
[5]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J]. 王道俊.  教育学报. 2005(05)
[6]现代性的主题分化与社会学研究范式整合[J]. 王建民.  社会. 2005(05)
[7]教学活动本质的社会学分析[J]. 周正.  教学研究. 2005(05)
[8]走出课程评价改革的两难困境[J]. 杨启亮.  教育研究. 2005(09)
[9]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 郭元祥.  教育研究. 2005(09)
[10]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 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26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26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