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以课程为考察中心

发布时间:2021-08-28 01:23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2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国学
        1.2.2 国学教育
        1.2.3 中小学国学教育
        1.2.4 晚清民国
    1.3 研究现状
        1.3.1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
        1.3.2 晚清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
        1.3.3 晚清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
        1.3.4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语科课程研究
        1.3.5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1.3.6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个案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个案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
        1.5.1 目标预设
        1.5.2 视角选择
        1.5.3 思路设计
        1.5.4 内容构建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晚清(1840-1911)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2.1 晚清国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1.1 国学教育自身的变革动因
        2.1.2 清末社会变迁与传统国学教育的变革
        2.1.3 西学对国学教育的挑战
    2.2 洋务、维新运动时期传统国学教育的固守
        2.2.1 洋务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2.2.2 维新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
    2.3 清末 “新政”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模仿改良
        2.3.1 国学教育制度的改良与继承
        2.3.2 国学教育内容的改良与继承
        2.3.3 读经讲经科的开设
        2.3.4 中国文字、文学科的设置
        2.3.5 修身科的 “扬弃”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3.1.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兴起
        3.1.2 教育宗旨的厘定
        3.1.3 “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3.2 国文科取代读经讲经科
        3.2.1 读经讲经科的废止
        3.2.2 国文科教学目标的确立
        3.2.3 国文科教学的实施
    3.3 传统修身教育转型为公民道德教育
        3.3.1 公民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3.3.2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第4章 民国中期(1920-192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4.1.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4.1.2 “壬戌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
        4.1.3 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
    4.2 国文科转型为国语科
        4.2.1 国语运动和 “儿童文学化”思潮的兴起
        4.2.2 国语教育的改革
        4.2.3 国语教育的实施
    4.3 公民教育取代公民道德教育
        4.3.1 公民科的设置及教育宗旨的确立
        4.3.2 公民教育的实施
第5章 抗日战争之前(1928-193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5.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5.1.1 “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向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
        5.1.2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5.1.3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 “三民主义化”
    5.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与 “三民主义化”
        5.2.1 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
        5.2.2 国语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5.2.3 国语教育恢复读经讲经
    5.3 中小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5.3.1 小学公民训练科中的国民道德训练
        5.3.2 小学公民知识教育课程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5.3.3 中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
第6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国统区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6.1 国统区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6.1.1 “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的确立
        6.1.2 加强中小学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
    6.2 国语教育中的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
        6.2.1 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的确立与战后的淡化
        6.2.2 政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6.3 公民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
        6.3.1 传统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
        6.3.2 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
第7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
    7.1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
        7.1.1 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38-1939)
        7.1.2 “正规化”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0-1943)
        7.1.3 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4-1945)
    7.2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语教育
        7.2.1 突出国语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7.2.2 突出国语教育的德育功能
        7.2.3 突出国语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7.2.4 贴近儿童生活
    7.3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德育
        7.3.1 政治教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角
        7.3.2 实践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教育形式
第8章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反思
    8.1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反思
        8.1.1 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历史展现
        8.1.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变革的文化反思
    8.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审视
        8.2.1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嬗变
        8.2.2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嬗变的审视
    8.3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语教育的评估
        8.3.1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确立
        8.3.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成就
    8.4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8.4.1 开展传统国学经典教育
        8.4.2 增加语文课程的国学教育内容
        8.4.3 强化德育课程的传统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启蒙教育中“诗教”与“乐教”[J]. 班高杰.  理论月刊. 2013(10)
[2]清末民初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现代启示[J]. 李森,杜尚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3]传统的坚守:中国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地位的演变(1904-1949)[J]. 梁尔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3)
[4]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与启示[J]. 于建福.  教育学报. 2012(06)
[5]浅析《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国民教育思想[J]. 章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11)
[6]20世纪前期我国语文教学内容的发展特点[J]. 耿红卫.  教学与管理. 2012(33)
[7]民国初期小学校知行结合的修身观[J]. 尹洪雨,孟祥诚.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2)
[8]“国学热”分析与“国学”时代功能兼估[J]. 吴通福,宋敏婷.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05)
[9]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法及其现代借鉴[J]. 傅琳凯.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4)
[10]经学解体与儒学的现代转换[J]. 徐庆文.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2)

博士论文
[1]中国公民教育的诞生—课程史的研究[D]. 陈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 吴湉南.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7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367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