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论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法律属性及其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4-06-15 06:08
  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立法坐标可定位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7条。金融法属性上,其属预防型风险监管工具,旨在纠错,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行政法属性上,其属行政命令,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并不适用《行政强制法》。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现行立法存在适用前提模糊、实施程序粗略、内容较为内向封闭等问题。境内外相关立法既注重类似措施的内容开放度,又强化对类似措施的实施监督,较好地实现了灵活性与制约性的平衡。我国应基于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双重法律属性,从细化扩展适用条件、提升内容延展度与科学性、明确具体实施程序、完善监督救济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法律属性:立法坐标与法理透视
    (一)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立法坐标
        1.目标厘清:
        2.坐标定位:
    (二)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法律属性透视
        1.功能效果特性:
        2.行政行为类型:
二、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立法缺陷:模糊空间与内向封闭
    (一)立法设计存在较大模糊空间
        1.措施适用前提模糊。
        2.措施内容设置模糊。
        3.措施适用程序模糊。
        4.措施解除效果模糊。
        5.措施功能目标模糊。
    (二)立法规定内向封闭性明显
        1.措施适用条件较为封闭。
        2.措施内容设置较为封闭。
        3.措施信息披露较为封闭。
        4.措施外部救济渠道较为封闭。
三、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实施的境内外比较:灵活性与制约性的平衡艺术
    (一)立足本土金融法治共性:与境内其他金融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比较
        1.我国保险法上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定位”。
        2.我国证券法上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定位”。
        3.银行业与境内其他金融业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比较分析。
    (二)立足接轨国际银行监管规制:与境外银行业类似措施比较
        1.国际银行监管标准上的类似措施。
        2.美国银行法上的类似措施。
        3.香港地区银行法上的类似措施。
        4.我国台湾地区银行法上的类似措施。
        5.境内外银行业类似措施(含国际标准)的比较分析(见表1)。
四、我国银行业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脉络厘清与潜能挖掘
    (一)把握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行政行为特性,明晰措施设置的法理脉络
    (二)细化扩展措施的适用条件,优化措施与风险处置工具的衔接
    (三)契合审慎监管强制措施的功能特性,提升措施立法配置的丰富度与科学性
    (四)明确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实施的具体程序,在程序合法与功能管用上实现平衡
    (五)完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实施的监督救济机制,强化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



本文编号:3995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995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