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教唆、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17-03-30 01:20

  本文关键词:教唆、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唆、帮助侵权,是指行为人教唆第三人或者帮助第三人,致使第三人着手进行其期望发生的侵权行为并造成他人权益侵害的行为。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专门对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规定,《侵权责任法》设置了专门条款,但规定不一。在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上,涉及是否应区分教唆与帮助行为以及教唆、帮助人与被教唆、帮助人之间责任划分等问题,有必要具体分析明确,以准确处理此类纠纷。教唆行为,是指行为人使用语言等方式给予他人鼓励、引诱等,使得本来没有侵权意图或者本有侵权意图但正在犹豫的行为人实施了与教唆行为人意图相同的侵权行为。与刑法上的教唆犯罪不同,民法上的教唆行为以侵权行为的实施与损害后果的发生为成立条件。帮助行为,是指帮助人为侵权行为人准备工具、发现目标、提供精神上的鼓励支持,促进行为人侵权行为的实施。与教唆行为不同,被帮助人本来就有侵权意图,只是帮助人的行为促进了被帮助人侵权意图的实现。对于教唆、帮助他人侵权行为,域外法存在三种模式。一是视为共同侵权行为,二是为共同侵权行为,三是不作规定,处理时当作共同侵权对待。我国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规定不一,根据教唆、帮助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就侵权类型看,当被教唆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不构成共同侵权,属于单独侵权,由教唆人单方面承担民事责任。当教唆、帮助人与被教唆、帮助人构成共同侵权时,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对教唆、帮助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作了规定,但不够完善。《侵权责任法》没有明确教唆、帮助侵权的法律属性,缺乏支持教唆、帮助人承担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在主观恶性、客观上对结果的作用方面等都有所不同,其民事责任的承担也应有所区别,《侵权责任法》未加区分,规定了相同的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类型,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时,在责任承担上应有所不同。在被教唆、帮助人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涉及到教唆、帮助人与被教唆、帮助的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之间的责任分担问题。对此,《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2款规定,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监护人与教唆、帮助人之间的责任形态是单向连带责任,教唆、帮助人负有赔偿全部损失的义务,监护人负有承担与其过错相对应损失的义务。赔偿了受害人全部损失的教唆、帮助人,对内可以向监护人进行追偿,这是一种单向的追偿。
【关键词】:教唆 帮助 侵权 民事责任 单向连带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一、教唆、帮助行为的界定9-19
  • (一) 教唆行为的界定9-13
  • (二) 帮助行为的界定13-16
  • (三) 特殊情形的认定16-19
  • 二、教唆、帮助行为的规定方式与形态19-27
  • (一) 教唆、帮助行为的规定方式19-21
  • (二) 单独侵权的适用21-23
  • (三) 共同侵权的适用23-27
  • 三、教唆、帮助行为人的侵权责任27-35
  • (一) 《侵权责任法》第9条存在的问题27-29
  • (二) 区分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规定不同的侵权责任29-32
  • (三) 区分教唆、帮助的对象不同规定不同的责任32-35
  • 四、教唆、帮助行为人与监护人之间的责任分担35-45
  • (一) 《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2款规定解读35-38
  • (二) 教唆、帮助侵权中监护人的责任38-42
  • (三) 单向连带责任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佳苗;李雅红;;如何帮助行为退缩型儿童[J];教育艺术;2006年09期

2 周学华,邵维国;帮助行为若干问题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朱小燕;;在组织卖淫犯罪中公安干警的帮助行为应如何定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4 黎宏;;论中立的诈骗帮助行为之定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姜敏;;法益保护前置:刑法对食品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以帮助行为正犯化为研究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徐牧驰;;帮助型犯罪基本问题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张伟;;中立帮助行为探微[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5期

8 张慧娟;;帮助犯的帮助行为[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9 劳文杰;;李某凯强奸案的争议与分析——威胁下帮助行为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11年14期

10 丑丽;杨波;;对基于特殊关系的中立帮助行为的出罪思考[J];学理论;2012年3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宜贵;不知情而帮助抢劫的行为定性[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于志刚;应对网络犯罪,刑法立法司法均需及时跟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浩;中立帮助行为的刑法规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车润海;论刑法中的中立帮助行为[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刘长斌;帮助行为的“正犯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郑梦凌;中立的帮助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薛丹丹;教唆、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承担[D];安徽大学;2016年

6 陈琦;帮助行为独立成罪的立法实践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齐懿;中立帮助行为的可处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卢峰;帮助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李奇;论帮助行为的“正犯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陈强;网络空间中帮助行为的刑法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教唆、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承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5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