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13:55
  本文立足于版权的地域性、专有性与知识的共享性、公开性,网络的无边界性、虚拟性相冲突的基本矛盾,把版权国际保护对版权保护地域性突破的客观存在作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现实性基础,以利益平衡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为基本价值追求,本文承认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的颠覆性冲击,承认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络版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以网络版权的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失衡现状为基础,研究分析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失衡的原因,并提出更新版权理论,明确“独创性”、“思想”、“表达”;构建多元网络版权保护制度;明确ISP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以控制网络传播权为主要手段保护网络版权;构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新秩序来应对网络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利益平衡局面的冲击,以期能促进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体系的建立健全,实现作者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ISP的利益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平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版权、网络版权的概述
        一、版权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发展历史
        二、网络与版权
        三、网络版权的国际保护
    第二节 版权与利益平衡
        一、利益平衡理论
        二、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平衡制度
第二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平衡状况
    第一节 作者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保护失衡
        一、版权人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基础概念
        二、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重物质利益轻精神利益
    第二节 版权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失衡
        一、版权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公共利益的关系
        二、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重私人利益轻公共利益
    第三节 ISP、版权人、网络用户三者利益保护失衡
        一、ISP决定网络版权的平衡
        二、网络用户沦落为网络版权利益链底层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保护失衡
        一、发达国家主导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制度构建
        二、发达国家从版权国际保护获利过分多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 网络版权国际法保护利益失衡分析
    第一节 作者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保护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作品“独创性”、“可复制性”标准不明
        二、思想/表达界限不清
    第二节 网络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版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平衡
        一、网络复制传播手段赋予了社会公众新的力量
        二、网络版权扩张压缩了公共权利
    第三节 ISP打破传统版权利益格局
        一、ISP决定网络版权的实现
        二、各国对ISP权力的规制存在法律空缺,ISP的义务畸轻
    第四节 现存网络版权国际保护体系不够完善
        一、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存在缺陷
        二、网络版权国际保护片面且难以实践
第四章 网络版权国际保护利益不平衡的解决建议
    第一节 重构版权理论体系,重视作者精神权利
        一、精神权利是经济权利的实现的基础
        二、更新版权法理论,平衡版权人经济权利与精神权利
            (一)明确“独创性”标准和思想与表达的界限
            (二)以复制权为中心的版权制度需要转向以传播权为中心
    第二节 顺应网络特性,构建多元网络版权保护体系
        一、平衡版权利益的第三条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二、开放式许可与补偿金制度相结合
            (一)网络版权默示许可制度
            (二)集体管理制度
    第三节 明确ISP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
        一、正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双重属性,做到权利义务相对应
        二、建立网络行业特殊监督机构,为ISP的设置黄线
    第四节 构建网络版权国际保护新秩序
        一、南北合作缩小各国版权保护差异
        二、重置国际话语权,科学合理构建网络版权国际新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数字版权保护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 纪瑜.  电子商务. 2017(08)
[2]个人使用利益平衡问题的欧盟阐释进路及启示[J]. 李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3]DMCA下的故意视而不见原则之证伪[J]. 王小夏,张贤伟.  知识产权. 2014(11)
[4]数字技术环境下著作权法公有领域的发展[J]. 卫绪华.  学术论坛. 2013(06)
[5]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体制转换及其推进策略——多边体制、双边体制、复边体制?[J]. 张猛.  知识产权. 2012(10)
[6]Google数字图书馆版权获取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周丽霞,张偶.  情报科学. 2012(09)
[7]网络服务商的网络版权侵权风险防范与应对[J]. 杨小兰.  软科学. 2012(08)
[8]从“三振出局”及“补偿金制度”看网络共享平台上著作权利益的平衡[J]. 曾斯平.  电子知识产权. 2012(04)
[9]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私人复制行为的困境与出路[J]. 孙英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10]著作权法中投资者视为作者的制度安排[J]. 熊琦.  法学. 2010(09)

博士论文
[1]《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解析:标准之变与体制之争[D]. 张猛.吉林大学 2013
[2]知识产权国际法治探究[D]. 杨健.吉林大学 2013
[3]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 王华.武汉大学 2013
[4]英美法系作者精神权利研究[D]. 刘鹏.华东政法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我国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构建[D]. 赵睿.兰州大学 2016
[2]论“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修改[D]. 姜伟.清华大学 2015
[3]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D]. 陈斐.山东大学 2015
[4]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D]. 林贤森.浙江工业大学 2013
[5]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探析[D]. 刘思琦.西南政法大学 2013
[6]论版权默示许可[D]. 苗雨.西南政法大学 2013
[7]在线版权实施: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责任[D]. 邱文青.中国政法大学 2013
[8]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研究[D]. 唐雪瑜.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94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694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