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3:30
  诉讼时效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民法总则》颁布之前,我国法律只从正面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笼统规定,却从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范围,使得司法实践中针对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时有发生。2017年颁布的《民法总则》首次从法律层面对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问题进行规定,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的司法现状对诉讼时效制度提出的要求。但《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规定仅列举了少数几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尽管有兜底条款,但兜底条款的适用因为缺乏一般规则反而会增添诉讼时效排除适用的不确定性,因此,现行立法依然无法满足司法审判的需求。本文立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在对现行立法理性分析的同时结合司法审判实践,旨在完善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排除适用的制度构建,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诉讼时效制度及诉讼时效排除适用的立法现状问题。首先通过对大陆法系的消灭时效与社会主义法系的诉讼时效的比较分析理解诉讼时效的渊源和含义,接着梳理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排除适用的立法现状及其变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诉讼时效及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概述
    1.1 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1.1.1 诉讼时效的含义
        1.1.2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1.2 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的含义
    1.3 我国诉讼时效排除适用的立法现状及其变迁
第2章 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诉讼时效制度理论基础之域外学说
        2.1.1 德国学界的观点
        2.1.2 日本学界的观点
        2.1.3 苏联学界的观点
    2.2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理论基础的通说及评析
    2.3 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保障交易安全
第3章 我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排除适用的不足
    3.1 缺乏诉讼时效排除适用的一般规则
    3.2 物权请求权是否排除适用不明确
        3.2.1 物权请求权的范围立法不明确
        3.2.2 原物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明确
    3.3 未区分社会公共利益与一般私法主体利益
    3.4 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财产给付请求权范围过于狭窄
    3.5 过窄的排除适用范围破坏传统亲情伦理
第4章 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的制度构建
    4.1 物上请求权
        4.1.1 物权确认请求权
        4.1.2 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
        4.1.3 原物返还请求权
    4.2 共有物分割请求权
    4.3 不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请求权
        4.3.1 基于侵权行为产生的不具有财产内容的请求权
        4.3.2 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不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的请求权
    4.4 基于公共利益保护之请求权
        4.4.1 银行存款本息给付请求权、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券本息兑付请求权
        4.4.2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兑付请求权
        4.4.3 基于投资关系之缴付出资请求权
        4.4.4 为全体业主公共利益支出的合理费用请求权
    4.5 亲友间的小额借贷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4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94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