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关系强度配置与创新绩效关系——基于QCA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4 02:15

  本文关键词: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关系强度配置与创新绩效关系——基于QCA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关系强度 创新网络 创新绩效 QCA


【摘要】:与以往的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的关系研究不同,提出一个全新的不同行为主体关系强度要素配置构建模型,试图揭示创新绩效不是依赖于某一类行为主体的关系强度,而是依赖于不同类型主体的关系强度要素配置,其中与不同主体的关系强度水平不同,并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16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表架构理论的QCA方法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强度要素配置的3个条件组合构成创新绩效提升的充分条件,其中与行业内企业保持强关系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研究说明网络结构中不同行为主体间关系强度要素的互相关联性是提升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考量;同时,对企业创新网络关系的科学管理和创新开发战略等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哈尔滨学院;
【关键词】关系强度 创新网络 创新绩效 QCA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基于跨学科协同的多层次整合研究”(12&ZD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范式的价值共创与分享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71072019)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应用示范”(2015BAH15F01)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1主要研究综述自Freeman[1]提出创新网络之后,创新网络既可以共享知识又可以分担风险,成为了解决快变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问题的一个最佳模式[2]。随着创新网络优势被业界认同,关系强度作为最重要的网络结构特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围绕着关系强度,学界一直存在着2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双立;刘捷;;组织合作关系强度的柔性调节:客户关系动态管理的艺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张兵;王文平;;知识流动的小世界——基于关系强度的观点[J];科学学研究;2009年09期

3 程鹏飞;;关系强度、发送方专业知识与口碑影响力——信任的中介效应[J];软科学;2013年05期

4 潘松挺;蔡宁;;企业创新网络中关系强度的测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5期

5 李延来;雒兴刚;韩毅;姚建明;;产品规划中基于市场竞争的关联关系强度估计[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3期

6 吕永卫;陈莹莹;;关系强度与关系质量的协同作用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3年18期

7 申佳;李雪灵;马文杰;;不同成长阶段下新企业关系强度与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08期

8 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4期

9 何健;王永贵;石贵成;;关系强度的前置因素及其绩效影响[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10 施杨;;研发团队知识主体间隐性知识扩散影响机理:关系强度的作用[J];软科学;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兴华;王方;;企业间关系利益对关系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关系强度和结构对等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惺;制度环境对企业关系强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2 曹萍;关系强度与合法性[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彤宇;关系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申寒冰;信息特征和关系强度对正面网络口碑失效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王利军;关系强度与企业绩效[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如意;奖励顾客推荐:奖励类型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9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539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