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00:04

  本文关键词:延边地区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师范大学》 2007年

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肖友琴  

【摘要】: 反思性教学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重要方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成长的必然趋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外部的物质刺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来自教师本身对教师个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觉醒,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教育经验。 本文依托社会学、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及其解释模式,在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上,作了一番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主要观点与研究内容如下: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它在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感等方面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课程改革正在深化,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语文教学特点来进行教学反思。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本文归纳了加强语文教育理论学习、强化自我评价意识;课堂实践、集体观摩,实行听评课制度、开展行动研究;写教后记、提炼亮点,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编写教学案例;开展网络教研等途径来形成和培养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反思性教学为基础,来进行提高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33.3
【目录】:

  • 内容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1章 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7-11
  • 1.1 关于反思性教学7-9
  • 1.2 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9-11
  • 第2章 反思性教学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1-19
  • 2.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11-16
  • 2.2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迫切需要16-19
  • 第3章 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19-22
  • 3.1 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的反思内容19-20
  • 3.2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的反思内容20-22
  • 第4章 语文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培养22-29
  • 4.1 加强语文教育理论学习,强化自我评价意识22-24
  • 4.2 实行听课评课制度,开展行动研究24
  • 4.3 写教后记,提炼亮点24-25
  • 4.4 编写教学案例,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25-28
  • 4.5 开展网络教研28-29
  • 结束语29-30
  • 参考文献30-31
  • 注释3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莉园;基于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瑞祥;延边地区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张艳娜;促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反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坦托姆,汪琛;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1期

    2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 李臣之;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与教师教育改革思路——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素质调查结果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林菁;提高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探微[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5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6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7 吴天武;;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4年12期

    8 顾泠沅,周卫;走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6期

    9 任学印;反思型教师教育探微[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戴锐;;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邹璐;关于21世纪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豫颖;王德红;;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元礼;罗秀霞;旺尽晖;何浩英;;抓反思,促成长[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先超;;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的内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刘奉越;李晓佳;;基于专业发展的编辑叙事研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探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陈美红;;促个体专业成长塑“智慧型教师”形象——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婷;江苏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藏金;;怎样成为反思型教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2 张学民,申继亮;国外教师教学专长及发展理论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卢真金;反思性教学的五种传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刘丽丽;西方反思型实践理论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施小菊;运用反思性教学提高体育实习教师专业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刘耀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10期

    10 唐会民;;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莉;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寒凝;教师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海莺;论反思型教师[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文娟;语文新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虹;英美澳教师专业化的历史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安晶晶;探究优秀语文教师的反思智慧[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齐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董爱芹;语文反思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务农;反思型教师:教师成长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赵可云;网络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斯坦托姆,汪琛;怎样成为优秀教师[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1期

    2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 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4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霍涌泉;;教师职业角色形象的改变与素质提高的策略选择[J];师资培训研究;1998年03期

    6 粟高燕;;论反思与创造性教师的成长[J];师资培训研究;2003年02期

    7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任学印;反思型教师教育探微[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年C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市第32中学课题组;张梦君;蔡葵;张新;;新课改下教师专业素质“校本研修”机制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7期

    2 谢革新;;文化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8期

    3 马迎春;;十二师高中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兵团工运;2010年01期

    4 刘俊其;;试论教师信念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0年31期

    5 叶木全;;加强以提高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6 杨高全;;论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孙钰华;;论新疆多民族地区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内涵[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燕红;刘颖;;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践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09期

    9 孙艳玲;;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03期

    10 刘春悦;;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理论界;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宝祥;;基于网络的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袁昌华;;用“德”与“爱”支撑起学校教育的理想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3 刘洁华;;从学校教育教学论素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王颖;;师徒帮带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5 杨俊;;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堂”的追溯与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张文清;;校本研究的路径及基本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谢小萍;;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黄启庆;;杜克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育雯;[N];人民日报;2002年

    2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 安雯;[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戴荣 童林;[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李宏昌;[N];中国体育报;2010年

    5 新海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赵大中;[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杨建光、张松凌;[N];昌吉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佳烜 编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孙秋杰(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N];甘肃日报;2001年

    9 袁振国;[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记者董映雪;[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存昌;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计育;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詹小利;当代中小学优秀教师专业素质的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永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倩;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秀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菲儿;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及提升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晓晨;师范生学科知识学习阶段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建云;当代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琼;公开课对教师专业素质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学通;河北省高中新课改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延边地区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86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