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模因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3-22 11:04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中学英语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中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对较少,而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在写作能力上还无法达到期望的标准。模因论是由英国著名动植物学家道金斯提出的新理论。在社会环境中,模因的概念几乎随处可见。其实,模因与语言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所有的字词、句子、段落以及篇章,只要是经过模仿所得到的复制和散播,都可以变成模因。因此,可通过模因论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本研究将模因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探索模因论对英语写作的有效性研究。本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一中学进行,研究对象是初三的两个平行班,共80名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实验之前,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进行一次前测,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数据,确保两个班学生写作水平相同;然后设定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实验组接受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控制组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法;最后,再进行一次后测,收集数据后用SPSS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实验结束后的平均写作成绩高于控制班。此外,模因论教学法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因此,模因论教学法提高了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教学 模因论 初中英语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41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4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4-20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6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6-17
  • 1.3 Purpose of the Study17-18
  • 1.4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8-20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0-43
  • 2.1 Memetics20-27
  • 2.1.1 Definition of Meme20-22
  • 2.1.2 Characteristics of Memetics22-24
  • 2.1.3 Lifecycle of Memetics24-25
  • 2.1.4 Models of Memetics25-27
  • 2.2 Writing27-35
  • 2.2.1 Definition of Writing28-29
  • 2.2.2 Characteristics of Writing29-31
  • 2.2.3 Modes of Writing31-35
  •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etics and Writing35-36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Writing36-43
  • 2.4.1 Previous Studies Abroad37-40
  • 2.4.2 Previous Studies at Home40-43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43-53
  • 3.1 Research Questions43-44
  • 3.2 Subjects44-45
  • 3.3 Instruments45-48
  • 3.3.1 Questionnaires45-46
  • 3.3.2 Interview46-47
  • 3.3.3 Pre-test47-48
  • 3.3.4 Post-test48
  • 3.4 Procedures48-51
  • 3.5 Data Collection51-52
  • 3.6 Data Analysis52-53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53-74
  • 4.1 Results53-67
  • 4.1.1 Questionnaires53-60
  • 4.1.2 Interview60-63
  • 4.1.3 Pre-test63-64
  • 4.1.4 Post-test64-67
  • 4.2 Discussion67-72
  • 4.2.1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Writing68-69
  • 4.2.2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emetics on Wiritng69-72
  • 4.3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Teacher72-74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4-78
  • 5.1 Major Findings74-75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75-76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76-77
  •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7-78
  • References78-81
  • Appendix A81-82
  • Appendix B82-83
  • Appendix C83-84
  • Appendix D84-85
  • Appendix E85-88
  • Appendix F88-89
  • Appendix G89-90
  • Appendix H90-91
  • Appendix I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纯磊;;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谢睿玲;;从模因论的视角解析沉默的文化内涵[J];邢台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周四瑗;陈意德;;从语言模因论看“山寨”现象及其传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吕文静;;模因论与校园流行语[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李晓黎;;模因论的研究状况与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王也;;网络语言的模因论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洁君;;从模因论角度看广告语的创作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刘亮;;论文化的模因论解释[J];知识经济;2011年02期

10 卢松琳;傅福英;;模因论视角下谈文化传承[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二旭;模因论视角下《狼图腾》英译本的归化和异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潇;模因论视角下广告中的习语变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玉;模因论视角下“XX族词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江汝昤;模因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5 李满满;基于模因论的商业广告语显隐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姚媛媛;模因论视角下背育输入在初级英语习得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Gorbachev Vasilii(瓦西里);模因论视角下的俄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郑芷茜;模因论视角下的科技英语汉译实践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吴苗苗;模因论下中国英语的文化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朱红英;论模仿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1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