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4: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初中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应试写作能力,偏向于写作知识传授和技巧训练;不重视写作教学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写作学习的需要密切结合,忽视了写作的特点以及教法、学法、做法三者的统一,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而生活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因而有必要基于此研究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为此,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微信访谈法,了解了初中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教学目标轻视生活和学习需要,写作教学不重视培养写作动力、忽视写作实践、不重视听说读写的整合和评价实效。对此,笔者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根据写作的特点以及社会生活和学生写作学习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教学对策:建立适应社会生活和写作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在写作实践中进行教与学,在听说读写的整合中促进写作学习,注重提高写作评价的实效性。实践证明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能力。生活教育重视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注重通过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语言能力、创新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 需要 实践 写作学习 写作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4
  • (一)选题依据8
  • (二)文献综述8-11
  •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11-13
  • (四)研究方法13-14
  • 一、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的理论概述14-18
  • (一)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内涵及意义14-16
  • 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14-15
  • 2.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内涵15-16
  • 3.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意义16
  • (二)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原则16-18
  • 1.注重写作与听说读的整合16-17
  • 2.注重生活化与实践性的整合17
  • 3.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17-18
  • 二、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18-27
  • (一)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18-23
  • 1.写作教学目标偏向应试18-19
  • 2.初中学生缺乏写作动力19
  • 3.写作教学中缺乏写作实践19-21
  • 4.听说读写缺乏有效整合21-22
  • 5.写作教学中缺乏有效评价22-23
  • (二)初中写作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23-27
  • 1.教学目标脱离生活和学习需要24
  • 2.写作动力的培养不受重视24-25
  • 3.写作实践活动不受重视25
  • 4.听说读写的整合不受重视25
  • 5.写作评价的实效不受重视25-27
  • 三、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27-44
  • (一)写作教学目标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27-29
  • 1.建立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总教学目标27
  • 2.建立适应写作学习需要的阶段教学目标27-28
  • 3.建立适应写作学习需要的单次教学目标28-29
  • (二)写作动力的培养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29-33
  •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的意义29-30
  • 2.密切联系生活,积累写作材料30-31
  • 3.有针对性地加强写作方法指导31-32
  • 4.教师经常鼓励,同伴互相促进32-33
  • (三)初中写作的教与学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33-36
  • 1.教师应注重写作实践学习33
  • 2.学生应注重写作实践学习33
  • 3.注重在写作实践中教写作33-36
  • (四)整合听说读写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36-40
  • 1.整合听说读写,注重感知生活36-37
  • 2.加强阅读指导,学习写作方法37-38
  • 3.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38-40
  • (五)增强写作评价的实效要基于生活教育理论40-44
  • 1.评价标准明确化40-41
  • 2.评价内容综合化41-42
  • 3.评价方式多样化42
  • 4.评价语言规范化42-44
  • 结束语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定初;刍议生活教育理论及其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周栋梁;全国生活教育理论研讨会在蓉召开[J];四川社联通讯;1990年01期

3 成希宽;;借鉴生活教育理论 创建新的教育观念[J];山东教育科研;1992年04期

4 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面临的两大挑战[J];生活教育;2009年06期

5 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面临两大挑战[J];生活教育;2010年02期

6 王春美;“生活教育理论”之我见[J];山东教育;2002年Z1期

7 何旭明;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素质教育[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8 马峻峰;;《生活教育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实验报告[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韩艳;;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10 李润洲;;异质教育理论如何本土化——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有生;;生活教育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2 洪明祥;;学生活教育理论 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3 余坤淮;;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郑发树;;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陈兰萍;;做课堂生活的主人社会生活的创造者——弘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析生活课堂的有效性[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镜虞;;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系统论观点[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7 王丽;;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搭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张淑清;;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深化师专教育改革[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高琦祖;;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10 ;实践生活教育 探索改革之路[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学俊 何明艳 平川区响泉小学;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新课程实践[N];白银日报;2010年

2 陈月飞 王延光 任松筠;“无用”的读书导致学生离开学校[N];新华日报;2009年

3 喻本伐;“第一流教育家”的自期与论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邋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副教授 但昭彬 长江大学副教授 陈竞蓉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生 李高峰;怎样成为一流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兰;福建陶研及其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贵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中生作文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文华;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4 杨春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金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当代语文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剑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生活化语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晶;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8 杨江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馨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4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