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1:05

  本文关键词: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末独立设科至新中国成立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在逐渐摸索中艰难前进。在搜集1902—1949年国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某一所学校的国文课程与教学,针对扬州中学国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更少。学校教育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当时国文课程及教学的实施情况,而江苏省扬州中学历经百年,极富声望,在国文课程与教学方面,它不仅能反映当时国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情况,亦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本文选择以扬州中学的国文课程与教学(1902—1949)为研究对象。根据扬州中学的校史资料,1902—1949年,扬州中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学堂初开期(1902—1913)、五师八中期(1913—1927)、十年发展期(1927—1937)和战火纷飞期(1937—1949)。在此期间,经过无数老师的辛勤探索,它在国文课程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国文课程,扬州中学的不少做法颇具新意。例如,十年发展期,为让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设置了总目标,而且每一学年都有明确的具体目标。又如,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阅读课程,八中时期,学校采用正篇、附篇与闰篇相结合的方式,到了十年发展期,学校既重视范文的教学,又强调提升学生的专书阅读能力;对于写作课程,扬州中学一贯重视札记的写作;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扬州中学还安排了书法课程、选修课程等。再如,对于国文教材,学校不仅有严格的范文选材标准及排列程序,而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还列出了专书阅读书目。至于国文教学,对于阅读教学,在学堂初设期,“讲解法”盛行,到了民国初年,受“学生本位”意识的影响,学校开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写作教学中,学校不仅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做了具体要求,而且明确列出了出题方式和批改要求。面对教学评价,学校则强调灵活考查,而且相比考试成绩而言,它更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看来,扬州中学在国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很多做法仍值得借鉴。对于课程目标,我们要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为宗旨;在安排课程时,我们可以尝试推行“增设专书阅读课”、“略减作文次数来推行札记”的做法:对于阅读教学,课前预习——让学生自愿“动天君”值得我们深思;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需要丰富作文的出题方式、合理看待学生的作文;至于对语文教学的评价,我们必须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语文考试。
【关键词】:扬州中学 国文课程 国文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12
  • 一、选题缘由8
  • 二、研究综述8-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创新之处11-12
  • 第一章 扬州中学(1902—1949)办学概况12-20
  • 第一节 历史沿革12-15
  • 一、学堂初开期(1902-1913)12
  • 二、五师八中期(1913—1927)12-13
  • 三、十年发展期(1927—1937)13
  • 四、战火纷飞期(1937—1949)13-15
  • 第二节 学校管理15-17
  • 一、办学理念15-16
  • 二、办学特色16-17
  • 第三节 师资队伍17-20
  • 一、名师荟萃17-18
  • 二、个案分析18-20
  • 第二章 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20-39
  • 第一节 国文课程目标20-25
  • 一、1902—1927年期间的国文课程目标20-21
  • 二、1927—1949年期间的国文课程目标21-25
  • 第二节 国文课程设置25-31
  • 一、必修课程设置25-30
  • 二、选修课程设置30-31
  • 第三节 国文课程教材31-39
  • 一、范文32-33
  • 二、专书33-39
  • 第三章 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教学39-49
  • 第一节 阅读教学39-42
  • 一、学堂初设期,讲解法盛行39
  • 二、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学生本位”意识觉醒39-42
  • 第二节 写作教学42-47
  • 一、写作要求42-44
  • 二、出题方式44-45
  • 三、批改作文45-47
  • 第三节 教学评价47-49
  • 一、灵活考查47
  • 二、成绩类别及记分比例47-49
  • 第四章 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与教学对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启示49-61
  • 第一节 国文课程对当前语文课程的启示49-56
  • 一、对当前语文课程目标的启示49-50
  • 二、对当前语文课程设置的启示50-54
  • 三、对当前语文课程教材的启示54-56
  • 第二节 国文教学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56-61
  • 一、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56-57
  • 二、对当前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57-59
  • 三、对当前语文教学评价的启示59-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婷;;课程理念要面向未来——访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卫刚[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1年04期

2 孙津韬;;书写展厅[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2011年12期

3 ;江苏省扬州中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10期

4 王舒成;;从“人”开始的巡礼——扬州中学百年兴学历程侧记[J];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22期

5 杨念仪;;书写展厅[J];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2013年03期

6 陆晓敏;;书写展厅[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2013年07期

7 张铨;江苏扬州中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30期

8 胡明健;;江苏省扬州中学1997~199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末试卷[J];初中生数学学习;1999年01期

9 卫刚;;科学、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树人交响曲——江苏省扬州中学办学经验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6期

10 ;江苏省扬州中学简介[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卫刚;;树立理想,相信未来,成就幸福学子[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生锋;建设名校 培育名人[N];扬州日报;2012年

2 何瑞琳;3000考生争夺240个名额[N];扬州日报;2008年

3 李崇淮;扬州中学和我的一家[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裴蕾;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国心[N];光明日报;2000年

5 祁力群;韶华青春[N];光明日报;2002年

6 沈燕;一学校多收教辅费被查[N];扬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吴生锋;“努力将城市建得更美好”[N];扬州日报;2010年

8 何瑞琳;今年市区高中招生方案出台[N];扬州日报;2006年

9 胡敏;营造一流教育发展环境[N];扬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何瑞琳;百年扬中 栋梁满天下[N];扬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淑丹;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与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2 赵蒙;扬州中学早期(1927-1937)国文教育及现实启示[D];扬州大学;2011年

3 许婷;扬州市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焦虑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扬州中学(1902-1949)国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