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1:11

  本文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立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者和教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由此产生。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学案贯穿始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其有效运用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课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梳理了一些国内外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特征、以及实施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学案导学教学原则和基本环节。采用课例分析,以《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为例,把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详细说明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基于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理解不够深入、教师的学案编写不够科学、教师在教学运用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意识薄弱等,并有针对提出解决对策,如要加深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解、优化学案的设计、充分发挥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强化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8-9
  • 1.问题提出8
  • 2.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国内研究综述9-10
  • 2.国外研究综述10-11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1-13
  • 1.研究思路11-12
  • 2.研究方法12-13
  • 一、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述13-18
  •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13-14
  • 1.学案的含义13
  • 2.教学模式的含义13
  •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13-14
  • (二)思想政治课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4-15
  • 1.建构主义理论14
  • 2.发现学习理论14
  • 3.最近发展区理论14-15
  • (三)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征15-16
  • 1.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5
  • 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15
  • 3.导学与自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15-16
  • (四)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意义16-18
  • 1.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16
  • 2.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16-17
  •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17-18
  • 二、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与环节18-22
  • (一)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18-19
  • 1.主体性原则18
  • 2.启发性原则18
  • 3.民主性原则18-19
  • 4.探究性原则19
  • (二)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环节19-22
  • 1.研究学生、制定学案19
  • 2.检查学案、了解学情19-20
  •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20
  • 4.提出质疑、经典讲拨20
  • 5.检查结果、当堂检测20-21
  • 6.师生梳理、归纳总结21-22
  •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中的应用22-31
  • (一)编写学案22-25
  • (二)具体应用25-31
  • 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31-34
  • (一)存在问题31-32
  • 1.教师对学案导学的实质理解不深入31
  • 2.教师的学案编写不够科学31
  • 3.教师在教学应用中存在形式化倾向31-32
  • 4.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意识薄弱32
  • (二)解决对策32-34
  • 1.加深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解32
  • 2.优化学案的设计32-33
  • 3.充分发挥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33
  • 4.增强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意识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37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2 李健;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教学与管理;2001年19期

3 陈炳飞;地理学案编写的八种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4 沈斌;陶洁;;对学案的若干追问与初步回答[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2期

5 杨丽霞;;“学案”教学勿忽视“导”[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6 王金花;;设置并用好学案是实现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7 丁玉祥;;学案编制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术指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3期

8 何利君;;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学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3期

9 罗昭文;田瑜;;学案式教学中学生如何用好学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10期

10 王彬;;连退了三次的学案稿[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淑娟;;浅谈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袁廷新;;学案的编写和使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陈丽英;;关于英语预习学案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4 戴济林;;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与设计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5 曹玉洲;;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东生;;浅谈基于学案的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泽元;;实施学案导学 推进有效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易善忠;;普通高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9 马贵龙;;如何提升学习导航(即学案)的编写水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10 纪林香;;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源于草根的学案能否长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虞城高中 张义亮;如何编写和应用历史学案[N];学知报;2010年

4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罗炳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N];光明日报;2001年

7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王利强;忻州十一中“学案进课堂”受欢迎[N];山西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学案的编写与落实[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北献县第一中学 林志江;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绍鹏;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朱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3 陶仙;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飞;初中语文学案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延美;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周仙子;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学案的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英;初中生物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镇鸿;导学案在乡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6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