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8:08

  本文关键词: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问题解决是数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我国201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将“问题解决”纳入课程目标之中,并在具体目标中也阐述了问题解决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更高的数学素养。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初中教育普遍落后于其它发达地区,以致学生数学素养普遍不高,同时,学生性别差异导致的影响也日显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初一学生问题解决性别差异进行调查与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问题解决性别差异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课标的理解,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阅读理解、模型建立、解题表述、评价反思四个方面。论文以黎平县两所初中为样本,通过问卷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男女学生问题解决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男生平均成绩略优于女生,且男生波动程度大于女生。2.在阅读理解方面,基本弄清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的人数中,女生比男生多,同时,更多女生愿意对题目信息进行加工,得到更深层的结论。3.在模型建立方面,多数男生能找到正确的数学模型,而女生更偏向用文字、语言、绘图等方式进行描述,同时男生用文字、语言、绘图等方式的人数比女生少。4.在解题表述方面,男女学生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多数学生对于较难的综合题或是从未见过的题却少一定的技巧性,只能解决问题中的某个部分或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片段。5.在评价反思方面,更多男生愿意对问题的结论的广泛性进行思考,而女生仅停留在对问题的正确性进行反思。通过课堂观察、实际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学生、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探讨产生学生问题解决性别差异原因,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侗汉杂居区 初一学生 问题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一、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
  • 1.2 文献综述8-11
  • 1.2.1 性别差异与问题解决的内涵8
  • 1.2.2 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研究8-10
  • 1.2.3 国内外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状况10-11
  • 1.3 研究问题11
  • 1.4 研究意义11-13
  • 二、理论分析13-19
  • 2.1 数学问题解决概念界定13-15
  • 2.1.1 问题13
  • 2.1.2 数学问题13-14
  • 2.1.3 数学问题解决14-15
  • 2.2 分析问题解决框架界定15-19
  • 2.2.1 阅读理解15-16
  • 2.2.2 模型建立16-17
  • 2.2.3 解题与表述17
  • 2.2.4 评价与反思17-19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9-23
  • 3.1 研究方法19
  • 3.2 研究对象19-20
  • 3.3 研究工具的制订20-23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23-34
  • 4.1 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性别差异总体分析23-24
  • 4.2 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性别差要素分析24-30
  • 4.2.1 阅读理解24-25
  • 4.2.2 模型建立25-27
  • 4.2.3 解题表述27-28
  • 4.2.4 评价反思28-30
  • 4.3 讨论30-34
  • 4.3.1 非智力因素30-32
  • 4.3.2 智力因素32-33
  • 4.3.3 教育因素33-34
  • 五、结论与思考34-37
  • 5.1 基本结论34-35
  • 5.2 教学建议35-37
  • 5.2.1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性别意识35
  • 5.2.2 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因性施教35
  • 5.2.3 教师备课应考虑性别因素35-36
  • 5.2.4 学校应开展多元文化教育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39
  • 附录 139-40
  • 附录 240-41
  • 附录 3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2 J.金,陈源;道德评判的性别差异[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黄敏;性别话语差异[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孙百娥;;学校对性别差异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7年02期

5 孙百娥;;性别差异:教育公平的新视角[J];教学与管理;2008年36期

6 刘蕴坤;陶沙;;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7 张丽娟;儿童性别差异的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3期

8 金晓梅,,吴鉴明;医学生在不同题型答卷中的性别差异初探[J];医学教育;1994年10期

9 吴秀琴;试论婴幼儿早期社会化对儿童运动技能性别差异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10 王剑兰;中学差生的性别差异及其教育对策[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珠;李大魁;;药物临床研究中的性别差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伍秋萍;蔡华俭;;对中国人自尊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天强;张大均;;心理韧性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牛勇;邱香;;弗洛伊德的性别差异及其启示[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刘坤坤;;翻译中男女性别差异的探索[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有智;金彩芬;;从性别差异到性别偏见看女性的处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段海军;麻丽丽;赵慧芳;;面孔与物体识别能力及其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建华;;小学生焦虑特征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威斯康星大学 利玛·阿普尔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麦曦 岳英整理;直面学术界中的性别差异[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郁枫;儿童思维的性别差异[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观熙;用影像呈现贫困枷锁下婚姻交易的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14年

4 陈勇;基因表达有性别差异“对性下药”有望实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高路;上海职场:高学历人群性别差异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谢明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副教授马虹英提醒:临床用药勿忽视性别差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李敏谊;性别差异与文化偏见[N];人民日报;2011年

8 苏子川 江苏 南京;正视女性就业的“性别差异”[N];中华新闻报;2005年

9 郑渝川;别让性别差异影响你的生意[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凌菲;学习与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海波(Robert Grzybowski);汉语礼貌表达方式的性别语言差异性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庆宝;字形和表象有关任务的脑功能连通和性别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乔国芬;主动脉压力感受器神经元与反射调节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祖卫;雌二醇增强初级感觉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的活动:一个疼痛性别差异的新机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魏亚楠;初中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寇娟;共情性别差异及其脑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华;中国和加拿大大学生梦的内容和特征的差异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淑红;大学生汉语不赞同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洋;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探讨[D];西南大学;2015年

7 刘洋;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瑜;高中生地理成绩性别差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雅婷;3-6岁城市幼儿玩电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捷;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侗汉杂居区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的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91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