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9:08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及提倡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共识,同时也涌现出众多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坚持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双向主动、互动交流的关系。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特点。“双动”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两案”指教案和学案,“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体现出师生双主体性、合作探究性和教学互动性的特点。第二部分提出了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求。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依据,同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学三维目标割裂、课堂探究学习活动形式化和历史学科遭受轻视的问题为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部分对“双动两案”教学模式进行了案例展示与分析。首先介绍“教案”和“学案”的编写内容与原则,提出教案编写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整体性以及灵活易操作性的三原则,以及学案编写坚持引导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的三原则;其次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展示了高中历史教案和学案的具体形式,并且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展示和分析了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
【关键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 教案 学案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内涵12-16
  •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涵义12-14
  • 1.“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双动”的涵义12-13
  • 2.“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两案”的涵义13-14
  •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特点14-16
  • 1.师生双主体性14
  • 2.合作探究性14
  • 3.教学互动性14-16
  • 二、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求16-20
  • (一)理论依据16-17
  • 1.有效教学理论16
  • 2.最优化教学理论16
  •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16-17
  • 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7
  • (二)现实需求17-20
  •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17-18
  •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原因分析18-20
  • 三、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20-34
  • (一)高中历史“两案”的编写内容及原则20-22
  • 1.高中历史“教案”的编写内容及原则20-21
  • 2.高中历史“学案”的编写内容及原则21-22
  • (二)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案例展示与分析22-34
  • 1.教案展示与分析22-26
  • 2.学案展示与分析26-32
  • 3.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案例展示与分析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37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巧;论高中历史“四环节开放式”教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刘登楼;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年16期

3 张齐胜;高中历史地位[J];文史天地;2004年04期

4 魏勇;第三堂 高中历史[J];教师之友;2004年05期

5 陈巧妹;;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原始资料的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王佳文;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7 姚国平;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特点看教学方式嬗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12期

9 张小平;论认知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秀芳;王劲松;;《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林肯”一节的教学[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红阁;;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民版专题六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2 宁世明;;浅议“研究性学习”中高中历史教师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徐小明;;关于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存在问题的思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秀凤;;高中历史知识的简约·细化——对高三师生座谈的思考[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冯艳玲;;高中历史学案导学的有效性初探[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6 姬智明;;善教善导,渗透综合——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教学浅谈高中历史如何进行综合教学[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艾彦;;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杜婧超;;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赵颜颜;;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胡阳新;;谈怎样走出高中历史学习思维定势的误区[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晴隆县民族中学 赵红艳 李捡;浅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历史[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陶火应 李建彬;三镇首个高中历史工作室成立[N];湖北日报;2010年

3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 李毅;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N];学知报;2010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张婷婷;高中历史新教材:变“编年体”为“专题”模式[N];三峡日报;2009年

5 苍溪县五龙中学 徐恒;高中历史学习之我见[N];广元日报;2010年

6 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 何丽;如何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N];广元日报;2010年

7 江西省永丰中学 邓晓慧;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8 四川省自贡市第十四中学 王波;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N];学知报;2011年

9 湖北襄阳南漳二中 廖均;高中历史学习常用方法例谈[N];学知报;2011年

10 安徽省阜南县第二中学 吴邦荣;先“看清”教材方能“看轻”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爱华;高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敏;高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雪莎;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婷;高中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内容分析与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向娜;重庆地区高中历史学案设计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艳;史料教学在高中的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肖美玲;关于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必修一中“五四运动”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雪琴;高中历史“美国联邦制确立”内容的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翟洪玉;国际法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滞后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10 马文睿;高中历史中史料教学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6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