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2:02

  本文关键词: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能与人交流与合作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阵地,培养具备交往和合作能力人才队伍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的肩上。因此,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被打破,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正在深入开展。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科研者正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其中以餐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在被许多师生接受并推广。本文从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研究的意义、现状、策略、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了一些前辈和同行研究的结果,通过对自身的教学实践研究,得出了一些餐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有:1、教学设计的策略;2、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策略;3、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4、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学习氛围的策略;5、教学中的激励策略。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些策略的实践研究,检验了其教学效果,无论是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这说明了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在一定的教学策略的使用下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餐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不足:1、个别学生盲目附和;2、一些学生不合群;3、害羞心理;4、讨论跑题。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法避免,只有这样,这种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 餐桌式 教学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餐桌式教学出现的背景10
  • 1.3 餐桌式教学的概念界定10-11
  • 1.4 理论基础11-13
  • 1.4.1 人本主义理论11
  • 1.4.2 建构主义理论11-12
  • 1.4.3 接触理论12
  • 1.4.4 社会互赖理论12-13
  • 1.4.5 动机理论13
  • 1.4.6 精制理论13
  • 1.5 餐桌式教学的价值13-17
  • 1.5.1 餐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13-14
  • 1.5.2 餐桌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14
  • 1.5.3 餐桌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4
  • 1.5.4 餐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4-15
  • 1.5.5 餐桌式教学有助于教师的发展和提高15-17
  • 2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17-23
  • 2.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17-18
  • 2.1.1 具体调查目的17
  • 2.1.2 实施调查17-18
  • 2.2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18-23
  • 2.2.1 教师在数学合作式学习中取得的成绩18-20
  • 2.2.2 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21
  • 2.2.3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困惑21-23
  • 3 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中的策略23-29
  • 3.1 教学设计的策略23-25
  • 3.1.1 教学设计的指向性策略23-24
  • 3.1.2 教学内容的组合策略24
  • 3.1.3 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策略24
  • 3.1.4 优选教学方法的策略24-25
  • 3.2 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策略25
  • 3.3 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25
  • 3.4 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学习氛围的策略25-27
  • 3.5 教学中的激励策略27-29
  • 4 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29-45
  • 4.1 餐桌式教学实践研究的说明29-30
  • 4.2 餐桌式教学的课堂构建30
  • 4.3 餐桌式教学中的案例展示与简析30-41
  • 4.3.1 案例 131-36
  • 4.3.2 案例 236-41
  • 4.4 实践研究取得的效果41-43
  • 4.4.1 数学成绩方面41-42
  • 4.4.2 对学生其他方面培养42-43
  • 4.5 餐桌式教学表现出的不足43-45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件 149-51
  • 附件 251-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晗旭;王梦璐;;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9期

2 赵修文;马力;孙仁云;;基于隐性知识传播与整合的“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蒋兴涛;;小学数学“双自”教学范式探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6年08期

4 魏本亚;高中“新课标”带来的语文教学范式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5 盘意文;浅析高校“两课”传统教学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0期

6 祁映宏,赵明星;论教学模式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杜惠洁;舒尔茨;;德国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8期

8 易元祥;陈金江;;大学教学生命意义的审视与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9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历巍;郑葳;;传统教学设计的困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猛;;结构、解构与重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策略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益众;教学范式改革能否突破应试藩篱[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杨继瑞;教学范式转变: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思考[N];重庆日报;2012年

3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丁建强;“学程导航·活力课堂”教学范式的实践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4 对话主持 李炳亭 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本报总编辑 刘堂江;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N];中国教师报;2010年

5 ;这些年,,教学上那些新变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翟晋玉;重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办内涵[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王钢城;一所新兴学校成长的内在动力[N];济南日报;2011年

9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局长 唐国均;教育新活力赖于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桂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6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红霞;案例教学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帆;两种教学理念比较及其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诗杰;交互式辅助教学网络平台的发展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章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郭天池;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学范式转向[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赵琦;音乐教学范式双重建构—音乐作品存在与母语存在[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7 李林;新课堂教学范式关键因素整合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乔丽;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分类及教学范式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彦丽;童趣化教学对低段小学生运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张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数学餐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9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