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1: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均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单一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探讨。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充实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西安市两所重点大学一至四年级大学生作了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31份,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76人;理工类203人,文史类128人;独生子女98人,非独生子女232人;一年级58人,二年级83人,三年级116人,四年级74人;246人来自农村,85人来自城市。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 2、不同性别、专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以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从性别角度来说,女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从不同的专业来看,文史类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从是否是独生子女的角度看,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从生源地的角度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年级的角度来说,一年级大学生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二、三、四年级的大学生。 3、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密切关系。人格中的外倾性、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外向的个体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神经质的个体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较少的积极情感和较多的消极情感;精神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获得社会支持较多的个体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自我和谐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和谐水平高的人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 4、社会支持是人格中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也是人格中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自我和谐是人格中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也是人格中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2、培养良好的内在品质,积极改善社会关系。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还需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 社会支持 自我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27
  • 1.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11-20
  • 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11-12
  • 1.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12-13
  • 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13-14
  • 1.4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与理论14-19
  • 1.5 主观幸福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19-20
  • 2.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0-27
  • 2.1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0-21
  • 2.2 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1-24
  • 2.3 人格、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4-27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7-31
  • 1. 问题提出27-28
  • 2. 研究假设28-31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31-35
  • 1. 被试情况31
  • 2. 研究工具31-32
  • 2.1 主观幸福感量表31
  • 2.2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31-32
  • 2.3 社会支持量表32
  • 2.4 自我和谐量表32
  • 3. 施测程序32-33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33-35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35-51
  •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征35-41
  •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总体状况35-37
  • 1.2 不同群体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37-41
  • 2.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41-43
  • 3.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43-49
  • 4.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49-51
  • 第五部分 讨论51-59
  •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征51-54
  •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51-52
  • 1.2 不同群体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52-54
  • 2.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4-56
  • 2.1 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4-55
  • 2.2 大学生人格与社会支持的关系55
  • 2.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5
  • 2.4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55-56
  • 3. 大学生人格、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6-59
  • 3.1 大学生人格与自我和谐的关系56-57
  • 3.2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57
  • 3.3 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57-59
  • 第六部分 结论及建议59-61
  • 1. 结论59
  • 2. 建议59-61
  • 总结61-63
  • 参考文献63-69
  • 附录69-73
  • 致谢73-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佳萌;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