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师范生复原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4:33
  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其自身内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同时运用内外资源进行积极修补、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复原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者把视角转向关注积极发展的心理品质,关注个体如何从逆境或重大压力中走出来并得到更好的发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是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师范生复原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二是根据Kumpfer的复原力框架中内部保护性因素设计团体训练方案,方案共9次活动,6次主题活动,分别是自我效能、稳定性、问题解决三个主题。研究选择20名被试,实验组、控制组各10人,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参加9次复原力团体训练活动,控制组无任何干预。整个团体训练过程采用量表施测、成员访谈、反馈及分析成员每次活动后写的成长记录等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控制组的复原力水平无显著变化,具体结论如下:1、师范生复原力水平总体良好,本研究中师范生复原力平均分为109.7,标准差为13.17。研究中师范生为复原力强型的有10.31%,中间型Ⅰ类的有77.74%,中间型Ⅱ类的有10.8%,弱型的有1...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复原力的定义
        1.1.1 国内对 resilience 的翻译及定义
        1.1.2 国外对复原力的定义
    1.2 复原力的理论模型
        1.2.1 Kumpfer 的复原框架
        1.2.2 Connell 等人的发展模型
        1.2.3 动态模型
        1.2.4 Garmezy 等人的复原力模型
        1.2.5 其它理论模型
    1.3 复原力的测量工具
        1.3.1 Wagnild 和 Young 编制的复原力量表
        1.3.2 Friborg 等人的成人复原力量表(RSA)
        1.3.3 Connor 和 Davidson 编制的复原力量表(CD-RISC)
    1.4 复原力的相关研究
    1.5 问题提出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假设
2 研究一师范生复原力现状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2.1.2 研究工具
    2.2 师范生复原力现状调查的结果
        2.2.1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描述性统计结果
        2.2.2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不同类型所占比例
        2.2.3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的性别差异
        2.2.4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在出生地上的差异
        2.2.5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2.2.6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
        2.2.7 师范生复原力水平在学科性质上的差异
        2.2.8 复原力水平在是否为免费师范生上的差异
    2.3 讨论与分析
3 研究二师范生复原力的团体干预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3.1.2 研究工具与材料
    3.2 结果
        3.2.1 实验组、控制组在团体训练前后复原力得分差异检验
        3.2.2 实验组成员对团体训练的反馈与评价
    3.3 讨论与分析
        3.3.1 对团体训练效果的讨论
        3.3.2 团体训练对提高复原力水平的机制分析
4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J]. 谢巧玲,王秀希,王博,高玉红,任云.  邯郸学院学报. 2009(04)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胡月琴,甘怡群.  心理学报. 2008(08)
[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02)
[4]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 雷万胜,陈栩,陈锦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2)
[5]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 徐慊,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06)
[6]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于肖楠,张建新.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5)
[7]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曾守锤,李其维.  心理科学. 2003(06)
[8]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 席居哲,桑标.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04)

硕士论文
[1]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及其对记忆偏向的影响研究[D]. 熊小红.江西师范大学 2011
[2]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 胡会丽.西南大学 2009
[3]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 韦海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杨彩霞.河北师范大学 2008
[5]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 滕秀杰.首都师范大学 2008
[6]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高登峰.华中科技大学 2008
[7]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 刘兰兰.河北师范大学 2007
[8]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 许书萍.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 宋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0]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骆鹏程.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6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06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