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终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23 13:32

  本文关键词:终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终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


继 续教 育研 究  
20 09年第 5期 
j x  i  uy nj   i uj oy  a   u   a i

终 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 
高文 书  
( 中国 社 会科 学 院 人 口与劳 动 经 济研 究 所 , 京 10 3 ) 北 07 2 


<

br />要 : 终 身学 习理 念 的 视 角 出 发 , 从 利用 调 查 数 据 和统 计资 料 , 自我 发 展 、 文 凭 补 课 ” 技 能 提 升 等 方 面  从 “ 和

阐述 了中 国 继续 教 育 的 现 实需 求 。文 章 还 描述 了 中国 继续 教 育 的 发展 现 状 , 从 关 注社 会公 平 、 身 教 育立 法 、 并 终 转 
变政 府 职 能 、 放 办学 体 制 等 方 面 提 出 了促 进 中 国继 续 教 育 发 展 的政 策 建 议 。 开  

关 键 词 : 身 学 习 ; 身教 育 ; 终 终 继续 教 育 

终 身学 习 (iln erig 或 终 身 教 育 (i l g 1 o gl nn )  ̄ a 1 o   ̄ n eu a o ) d ct n 理念 , 当今世界各 国教 育发展 的重 要指 导  i 是 思想 。 自 2 0世纪 中后 期 以来 , 界 经济 快 速发 展 , 世 人 
们 的收入水平 和生活 质量 不 断提 高 , 人类 的预期 寿命 

生 的幼年和青 少年 阶段 的独 有 的活 动 , 而且 还是 贯 穿 
成 年和老年 等人生 全部 阶段 的 活动 ; 习和受 教 育 已  学 经 不只局 限于正规学 校教育这种单 一形式 , 夜大学 、 社  区学院 、 企业 培训等 都是 人们 学 习和 受 教育 的重 要形  式 。终身学 习理念 强调 的是 , 习是 贯穿 人 一生 的 活  学 动, 我们不仅要 关注 正规学校教 育 , 我们更要 关注正规  学 校教育结束 之后 的再 教育—— 继续教育 。   终身学 习理论 的首倡 者 和 主要代 表 人物 , 法 国  是 教 育家 保 罗 ·朗 格 朗 ( alL nrn ) 9 5年 l  P u e gad 。1 6   2 月, 他在担 任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成人 教育 规划 局 局长  时, 向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提 交 了“ 关于 终身 教育 ” 的提  案 。16 9 8年 联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将 发 展 和建 立 终 身教 
育 体系 , 确定 为全球 教 育发 展 的 l 2个重 要 目标 之一 。  

也在 不断延长 , 而对学 习的需求 和渴望 不断增 长 , 从 这  是终 生学习理念 形成 和 发展 的根本 动 力 。与此 同时 ,   产业 结构的不 断升级 , 高新科 技 的不断涌 现 , 使劳 动者 
不 断面临增长知 识 、 升 技能 的压 力 , 提 唯有 不 断学 习 ,  

才 能顺利 、 定 就 业 , 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此  稳 适 外 , 界经济一 体化程度 不断加深 , 世 国家 和地 区之 间的  竞争 不断加剧 。 国为提 升本 国竞 争力 , 纷将加强 对  各 纷 本 国人 民的教育 和培训作 为重要 的竞争 手段 。正是 在  这样 的时代背 景下 , 身学 习和 终 身教育 的理念 逐 渐  终 形成 和发展 , 成为 当今世 界教育 思想 的主流 。 并  
终身 学习与继续 教育  现代 的终 身学 习概念 , 初 由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最


17 9 0年 ,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正 式 采 纳 了终 身 教 育 概  联 念, 并将终 身教育 的思想介绍 给各成员 国 , 为各 国进  作 行 必要改革 的总 的指导 方针 。 朗格朗 在《 身教 育导  终 论 》 A  nrd c o oLf ogE u ao ) 书 中 , ( nIt ut n t i l   d ct n 一 o i   en i 指  出了终身教 育产生 的 主要原 因 : 现代 社会 各 种变 革 的 



( N S O) 欧 洲 委 员 会 (h  o n io E r e 于 2   U EC 和 teC u c  f uo ) O l   p

世纪6 0年代末正 式提 出。当时 , 合 国教科 文组织 使  联 用 的称谓是“ 身学 习” 1e n   ann ,L L , 欧  终 (i l gl rig L ) 而 fo e 洲 委员会使用 的称 谓是 “ 续教 育 ” e ua o  e - 永 ( d ctnp r   i ma nne , 意思都 是 指学 习和 教育 是 贯 穿 人 的全 部 生  e t) 其 命历 程的活动 。经济合作 与发 展组 织 ( E D) 出了  OC 提 类 似的“ 再教育 ” r urn e uai ) (e r t d ct n 概念 。与终 身学  c e  o 习几 乎 同义 的概 念是 终 身教育 (i ln d ctn , 1e ge ua o ) 只  fo i 是终 身学 习主要 的是 从人 的 学 习需 求 出发 来定 义 的 ,   而终 身教育则 主要从教育供 给 的角度来界 定 。尽 管上 

加 速 ; 口的增加 ; 技的进 步 ; 人 科 政治 的挑 战 ; 快捷 的传  媒; 身心 的不平衡 ; 意识形态 的危 机等 。这些 变化使得 
传 统封 闭式 的学校教 育失去 了应 有 的社会效 能 。为 了 

使 教育及教 育培养 出来的人 能够 很好地适应 社会 的变  革, 必须对 学校 教 育进 行 拓 展 , 终 身教 育 ” 是 对这  “ 便
种 挑战 的回应 。也 就是 说 , 正规 学校 教育 已经难 以满 

足 时代发展 的要求 , 社会 的变革 要求 继续 教 育必 须充 
分 发展 。  

述概 念之间存在 一定 差异 , 都 揭示 了终 身 学 习 的基  但
本 内涵 , 即在现代 社会 中 , 习和受 教育 已经不再是 人  学

虽然在 2 0世纪 7 0年代 , 身学 习 与终 身教 育理  终 论 受到 了来 自教育界 的批评 和反对 。但到 2 0世纪 8  0

收稿 日期 :0 9— 1— 5 2 0 0 2  项 目来 源 : 文 系 教育 部 委 托 课 题 “ 国 教育 改 革 和 发展 战 略 问 题 研究 ” 本 我 的研 究 成 果 之一 , 课题 承 担 单位 为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人 口与劳 动 经 济研 究 所 ,0 8 8月 立 项 。 20 年   作者 简 介 : 文 书 (9 4 )男 , 高 17 一 , 汉族 , 徽颍 上 人 , 济 学 博 士 ,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人 口与 劳 动 经 济 研究 所 副 研究 员 、 士 生  安 经 中 硕 导 师 , 为澳 大 利 亚莫 纳 什 大 学 ( ns  nvri ) 济 系 访 问 学者 , 现 MoahU i sy 经 e t 主要 从 事 就业 和人 力 资 源 研 究 。  

2  

继 续教 育研 究  

2 9 第5   0年 期 0

年代 , 这一 情 况逐 渐得 到改 观 。而 自 2 O世 纪 9 0年代  起, 终身 学 习和终身教 育理 论 得 到 了社 会各 界 的 广泛 

支 持 。在 U E C O C 亚太 经济合作 组织 、 洲联  N S O、 E D、 欧 盟、 世界 银行等重 要的政府 间 国际组 织 的推动下 , 终身  教 育理念 得到 了各 国政 府 的积 极 响应 , 身 教育 思 潮  终
很 快 由思 想层 面转向了实践层 面 。在 这一 理念 的影响  下, 很多 国家在教 育立法 及 制定 本 国 教育 发 展 战 略时  以终 身教 育理论 作为依 据 , 并把 终 身 教育 的 各项 基 本  原则 作为 教育政 策的基 点 ; 在教 育 实 践方 面走 在 前 列  的国家 , 已经把发展终 身教育作 为提 高国 民素质 、 进  促 本 国经济 发 展 的重 要 战 略 手段 。在 美 国、 拿 大 、   加 日 本 、 国、 加坡 和中 国台湾 等 国家 和 地 区 , 身 教 育  韩 新 终 实践取 得 了显著 的成效 。 目前 发展 中 国家受 其 影 响 ,   纷纷 结合 自身实 际开始 进行 以终 身教育 为原 则的教 育 
改革 实践 。  
^v锝  磷
图 1 中 国 不 同年 龄 人 口的在 校翠   

资料来源 : 据 20 根 0 5年 1 人 口抽 样 调 查 数据 计 算  %

分时 间内 , 们 不 可避 免 地 要 产 生 各 种 学 习 的 需求 。 人   这不仅 包括理论知识 、 实用 技能 的学习需 求 , 也包括休  闲娱乐 、 兴趣 爱好 等方 面 知识 的学 习需 求 。这是 人 的 
全面发展 和 自我完善 的本 能需求 。要满足这 些学 习需 

二 、 国 继 续 教 育 的 现 实 需 求  中

在 中 国, 与终 生教育 相 关 的继续 教 育 、 人 教育 、 成   职业 教育 、 程 教育 等 概 念 , 直 混 淆 不 清 。 我们 认  远 一 为, 中国 的继续 教 育有狭 义 和广 义 之 分 。狭 义 的 继续  教育 主要是 指依托高 等 院校 举 办的 , 对 已经 脱 离 正  针 规教育 的 成年 人 提 供 的高 层 次 学 历 性 和非 学 历 性 教  育 , 在职研究 生课程班 、 如 自学考 试助考 班等 。而广义  的继续 教育 , 是指人 们 结束 正 规学 校 教育 以后 接受  则 的所有 形式 的教育 。显然 , 人 教育 、 成 远程 教 育 、 技术 

求, 必须要 由正规学校 教育 之后 的继续教育来 提供 。   ( ) 文凭补课 ” 二 “ 与继续 教育  “ 文凭 补课 ” “ 历补偿 ” 是 中国继续 教 育的 又  或 学 ,,


重要 现 实需 求 来 源 。所 谓 “ 凭 补 课 ” “ 历 补  文 或 学

偿 ” 是指相 当一部 分 人 由于 种 种 原 因没 有 能 够接 受  , 到正规高 等教育 , 通过 接 受 继续 教 育获 得相 应 的学  而 历 和文凭 的情形 。例 如 , 过 自学 考试 获 得大 专 或本  通 科 文凭 , 过在职研究 生 课 程 进修 班 获得 硕士 或博 士  通 学 位等 , 是 典 型 的 “ 凭 补 课 ” 都 文 。在 过 去 的几 十 年  中, 尤其是 改革开放 以来 的三十年 , 中国 的高 等教育发  展迅 猛 , 大学 、 研究生 等高层 次学历人 才 的培养 能力大  大提高 , 越来 越多 的人 能 够 比较 容 易地 接 受到 高层 次  学历 教育 。但 对于那些 出生 在改革 开放 以前尤 其是年  龄更 大 的人来 说 , 他们 即使非 常优 秀 , 往往也很 难获得  接 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 。 因为那时 中国的高等 教育还没  有 得到一定 程度 的普 及 , 至 还受 到 政治 运动 的影 响  甚

培训 等都属 于继续教育 的范畴 。从终生 学 习和终生教  育 的视 角理 解 , 然 应 该肯 定 广 义 的继 续 教 育 概 念 。 显   这样 , 终生 教育 就 可 以 看成 由三 部 分 构 成 : 学前 教  即
育、 学校 教育 和继续教育 , 而继续 教育在 时间跨 度上显  然是终 生教育 中最 主要 的部 分 。在 中 国 , 论 是 从个  无

人 的 自我发展 和完善 , 是从 “ 还 文凭 补 课 ” 和技 能 提 升 

的角度 看 , 继续 教育都存 在 巨大 的现实需 求 。   ( ) 一 自我 发展与继续 教育 
个 人 的 自我发展 和完 善 , 继续 教 育需 求 产 生 的  是 最根本 的基础 。终生 学 习和 终身 教 育 理念 , 个 人 和  对

度 陷入停滞 和倒 退状 态 。结 果 , 中国高 层次 学历 人  员 在总人 口中的 比例便 呈现 出一种 随年龄 的提 高而逐 


步下降 的形 势 ( 图 2 。 由于文凭 或学历是传 递劳动  见 )

社会 最根本 的启示在 于 , 的学 习 和受 教 育过 程 不应  人   该 随着 学校教 育 的完 成而 停 止 , 而是 要 贯 穿 于人 的 整  3 个生命 历程 。中 国 2 0 0 5年 的人 口抽 样调 查数据 显示 ,   1 6岁及 以下人 口基 本都在学 校接 受教 育 , 在校 率 接  其
近 10 。但随着 年 龄 的增 大 , 来 越 多 的人 口逐 渐  0% 越

蔓  
Ⅱ 

.  < 珀 
|  Ⅱ

结束 学校 教育 , 进入 劳动力市场 开始 就业 。在 3 0岁 及 
以上人 口中 , 在校率 已经接近 为零 , 味着该 年龄段 几  意 乎所有 的人 都 已经 完成 学 校教 育 进入 社 会 ( 图 1 。 见 )  对绝 大多数人 而言 , 生命 历程都 要远远 高 于 3 0岁 。数 
年龄 

图 2 中 国不 同年 龄 人 口中 高 学历 人 员 的 比例   

据表 明 , 中国 人 口平 均 预期 寿 命 在 2 0 0 0年 已经 达 到  7 . O岁 。因此 , 14 总体而言 , 学校 教育 年 限大 概 只 占人 
们 寿命 的不 足 13 / 。而在学 校教育 之外 的人生 的大部 

资料来源: 据 20 根 0 5年 l %人 口抽 样 调 查数 据 计 算 

者 知识和技 能的重 要 信 号 , 时 甚 至是 从事 某 些  有 工作 的必要条件 , 因此 , 当多 的人都期 望通过参加 继  相

2 9 第5   0年 期 0
得更 好的 回报 。   ( ) 三 技能提 升与继 续教育 

继 续教 育研 究  
级。  

3  

续教 育的途径获 得相 应 文凭 , 以期 在 劳动 力 市场 上获 

国的继续 教育不 仅规 模 非常 庞 大 , 且结 构 在逐 步 升  而

通过参加 继续教 育 提升 自身 技 能 , 是 中 国继续  也 教育 的一个 重要 现 实 需 求 。随 着 经 济 的 长 期 持续 增  长, 中国的产 业结构不 断升级 , 对劳 动者 的技 能要求越 
来 越高 。中国劳动力 市 场监 测 数 据显 示 , 术等 级 越  技 高的劳动力 , 其求人 倍 率 即劳 动力 需 求 和供 给 的 比例 

尽 管中 国的继续 教 育取 得 了相 当大 的成 绩 , 但其  发展也 面临不少 问题 , 主要 表现 为 : 一是 法律 缺 位 ,   目
前 中国还没有专 门 的终 身教 育 法 ; 是继 续 教育 管理  二 体制改 革滞后 , 划 管理 色 彩浓 厚 , 制 不活 ; 是继  计 机 三 续教育 办学 主体 单一 , 主要是 由高等 院校 或 高等 院校 
的分支 机构来举 办 ; 四是 相 当一 部分 人群 难 以获 得 继 

也越高 。这 表明劳 动力市场对 高技 能人 才需求 日趋 旺 
盛 。数据 显示 , 2 0 自 0 2年 以来 , 中国各 等 级 职业 资 格 

续教育 的机会 , 继续 教 育 的公平 性 问题 逐 步 凸显 。当  前 , 国的继续 教育 正 处在 一个 确 立方 向 、 善 体 系、 中 完  
发展壮 大的关键 时期 , 我们需要 把握好这一 历史机遇 ,   实现继 续教育 的大 发 展 。为此 , 我们 提 出 以下政 策建 
议。  

的求人倍率 总体上 都在 持续 提 高 , 级越 高 其求 人倍  等 率提高 的幅度也越 大 。这 反 映 出 , 场对 各 技术 等级  市 劳动力 的相对 需求 都在 持 续增 加 , 且对 高 技术 等 级  而
或职称 劳动力 的相 对需 求 增 长 得 更 为 迅 速。2 0 0 5年 

第 一 , 划制定 《 规 终身 学 习法》 。随着终 身教 育理  念在 中 国的传 播 , 影响越来越 广泛 , 身教 育理念逐  其 终 渐成 为构建我 国教 育 体 系 的指导 思想 。而且 , 论 是  无
从经 济水平 、 国民素质 , 是从 教育 设施 、 资力 量 来  还 师 看, 中国都 已经具备 终身教育立 法的基础 。而且 , 当前  中国正在建设 和谐社 会 , 从维 护社会公平 、 持竞争优  保 势 的角度看 , 在 也 是 制 定 《 身 学 习 法 》 现 终 的关 键 时  机 。 目前应 该 消 除在 这 个 问 题 上 的犹 豫 与 观 望 , 把  《 身学习法 》 入 立法 议 程 , 终 列 从法 律上 明确 政府 、 机 

第l 季度 以来 , 高级 工 、 师 或高 级 技师 、 有 中级 及  技 具 以上职 称的劳动 力 , 其求人 倍率 都 已经 超过 1 显示 出 ,   高技 能劳动力普 遍 供 给不 足 ( 图 3 。 因此 , 见 ) 通过 参  加继续 教育提高技 能 , 获得 职业 技 术 资格 或 岗位 证 书  等, 便成 为劳动者 提升就业 能力 、 获得更 好 回报 的必 然 
选择 。  

构、 个人在终 身学 习体系 中的责任 、 权利 与义 务 。   第二, 促进 政府 在发 展继 续 教 育过程 中的 职能 转  变 。世 界教育 的发展 趋势是 以终身学 习为核 心发展 教 
育, 未来 中国的教育 改革应该具 有前瞻性 , 关注传统  从 教育 向关注终 身教育 过渡 。政府一是要整合 与终身学  习相 关的管理 职能 , 建立高层 次 、 跨部 门的终 身学 习发 
图 3 中国 劳 动 力市 场 分 技 能 水 平 的 求人 倍 翠 变化   

资料 来 源 : 据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中 国 劳 动 力 市 场  根

展委 员会 , 在教育 部建立专 门的终身教育 管理机构 , 并   全 面规划 、 理 国家的终身 教育 ; 管 二是要 高度 重视公共  继续 教育缺失 带来 的新 的社 会 不公 , 有意 识 地 向低 收  入社会 群体提 供公共 继续教 育 , 弥补社会公平 。   第 三 , 立开放 性 的办学 体制 。开放 性 是终 身学  建 习的本质属性 , 发展 继续教育 要充分体现开 放性特征 。   要在 体制上进 一步 破 除政 府垄 断 的办学 格局 , 许社  允

信息网( : : :  相关数据计算    ! g!! )

三、 中国继续 教育发 展的若 干建议  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继续教 育的相关 法律 、 法规 不 

断出台和完 善 , 员 培养 规 模 巨大 , 育 质 量 不 断 提  人 教 高 。早 在 19 9 3年 ,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发 布《 中国教育改 

革 和发展纲要 》 明 确 规 定继 续 教 育 是 我 国 教育 结 构  , 四大组成部分 之 一 。19 9 5年 , 国人 大通 过 《 全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教育 法 》 第 一 次从 法 律 上 确 立 了终 身 教 育  ,
的地位 。2 0 0 2年 , 党的 “ 六 大 ” 十 报告 中强 调要 “ 强  加

会力 量参与各 个层 次 的继续 教育 。要在投 入上建立 合  理 的利益协 调机制 , 拓宽 资金的筹措渠 道和方式 , 动  调
社会 各方面 的积极性 共 同办 好继续教育 。要 在技术 上  重视 利用现代 科技 给终 身 教育 发展 带来 的机 遇 , 通过  卫星、 网络等 现代信 息 与通 讯技 术扩 大继 续 教育 的 受  益面 、 降低教 育成本 。  

职业 教 育 和 培 训 , 展 继 续 教 育 , 建 终 身 教 育 体  发 构
系” 。从 人 员 培 养 来 看 , 以 非 学 历 继 续 教 育 为 例 , 仅   20 04年 以来 中 国各 级 各 类 非学 历 教 育 每 年 的注 册 人  数 都在 55 0万人 以上 , 年的结业 人数则 在 7 0  0 每   0万  0 人左右 。从发展趋 势看 , 中等 非学 历 继 续教 育 的注 册  和结业 人数略有下 降 , 高等 非学 历 继 续教 育 的注 册  而 和结 业人数则快 速 上升 ( 见表 1 。这些 数 据说 明 ,   ) 中

第 四, 注继 续教 育 中的公平 问题 。在 传统 模 式  关 下 , 国继续 教育更 多地被 视为学历补偿 教育 , 中 教学 内 
容 和 教 学 目的 被 学 历 教 育所 替 代 。 渐 演 变 为一 种  逐
“ 文凭 补课 ” 这 种模式 让 中国继 续教 育一 定程度 上迷  , 失 了发展方 向。 同时 , 当一部 分 继续 教育 存在 过 度  相

4  

继 续教 育 研 究  

2 9 第5   0年 期 0

市场化 的现象 , 使得低 收人 者 、 民工等特 殊群体难 以  农 获得继续 教育 的机 会 。近几 年 , 教育 公平 问题 得 到 了  社会 和政府高 度 的关 注 。要 建立 开 放 的、 会化 的 继  社
2O 4 O 

续教育 体 系 , 满足 社会对继 续教育 的巨大需 求 , 发挥 继  续教育 对教 育 公平 的弥 补 作 用 , 继续 教 育 的 “ 变 文凭 
补课 ” 公平 补课 ”  为“ 。
单 位 : 人  万
2 o6 0   2 05 0  

表 1 中国 各级 各 类 非 学 历 教 育 注册 和 结 业人 数 ( 0 4— 0 6    20 20 )

注 册 数 

结 业数 

注 册 数 

结 业 数 

注 册数 

结 业 数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生课 程 进 修 班 
自考 助 学 班  普 通 预 科 生  进 修 及 培 训  中 等 职业 教 育  资格 证 书培 训  岗位 证 书培 训 
总计 

2 27  4 .4 1. l 0 O 
7 .2 3 9  3 O  .O l5 7  5 .5 6l8 3   9 .5 4 5 8  2 .8 4 6 3  6 .8
64 1 0    4 . 9

38 4  1.0 83   .9
2 .6 18  0O   .O 2 8 1  8 .5 697 3   5 .4 5 10   4 .6 7 10   0. 4
72 5 7     7 .4

29 9  3 .4 8 8  .2
7 .9 3 7  2 3  .7 14 9  5 .6 52 37     8 .6 4 4 4  l.3 4 4 3  7 .6
55 3 7     2 .0

3 3 3  7 .9 70   .O
1 .5 99   Oo   .o 3 64   4 .4 673 8   4 .7 5 90   4 .0 6 85  9 .6
7 l7 2     l .6

2 95   4 .6 7 3  .6
8 .2 3 3  28   .4 160   5 .4 557 2   6 .5 4 38  4 .3 4 73  8 .7
58 6 8    l. l

3 60   6 .0 6 8  .4
1 .5 6 8  0 0  .0 32 3  4 .1 658 4   0 .3 50 8   6 .8 65 6   8 .4
6844    7 .2

资 料 来 源 : 据 教 育 部 网 站 “ 育 统 计 数 据 ” 理 、 算 ( t :/ w . o .d .n eosw bi l/ee  J ? tb nm   根 教 整 计 ht / w w m e eu e/ da/ ese8 l 1 .S a l a e= p t v 2 P e
育 ,0 7 ( O . 20 , 1 )  

[ ] 民 , 克 明 . 身学 习背 景 下 培训 与继 续 教 育 的 公 平  2韩 都 终
注释 :  

及 其 政 策课 题 [ ] 北 京 大学 教育 评 论 ,o7 ( ) J. 2o ,7 .   [ ] 剑 阁 等 . 国 建 设 终 身 学 习体 系 的 主 要 问题 及 建 议  3李 我 [ ] 决策 咨询 通 讯 ,0 5 ( ) J. 2 0 ,4 .   [ ] 平 , 慧 珍 . 国高 等继 续 教 育 持续 发展 方 略 [] 中  4李 郭 我 J.
国高 教研 究 ,07 ( ) 20 ,4 .  

①Col     e )(9 9 i ogE uai A S ctk rp yA J(d 17 )L n d ct n:  t ka- e  ̄l o o  
ig Ha b r n. m u g:UNESCO  n tt e frEd c to I siut o   u ain. P1 5. 0  

②贺宏志 , 林红. 当代世界终身教育的政策及管理与立法.  
北 方 工 业 大学 学报 , 0 , 2 :7  2 2 ( )7 . 0

③ L nrn  (9 5 nIt d co    il g dctn egadP 17 )A  n ou tnt Lfo   uao . r i o en E i  
Cr o Hem ,Lo d . P5. o m  l n on  

[ ] 晓琳 . 国 继 续教 育 政 策 演 变 及 发 展 趋 势 [ ] 社 会  5李 我 J.
科 学 管理 与评 论 ,0 5 ( ) 2 0 ,3 .  

④ H grP ( 98)“ i l gE uao :Fo   ofc t ae  19 L e n  d ctn rm C n it o fo i l   
C n e s s ”,S u i si   h ls p y a d E u ain o sn u ? td e  n P i o h   n   d c t .P 7. o o I  

[ ] 轩 , 字 . 谈 加快 我 国继 续 教 育立 法 进 程 的 必 要 性  6王 张 浅 和 可 行 性 [ ] 河 北 工 业 大学 成 人 教 育 学 院学 报 ,0 7 ( ) J. 20 ,4 .   [ ] 遵 民 , 海燕 . 7吴 谢 当代 终 身 学 习 概念 的本 质 特 征 及 其 理  论 发 展 的 国 际 动 向 [ ] 继续 教 育 研 究 ,04 ( ) J. 2 0 ,3 .  

参考文献 :  

[ ] 永庆 . 身 教 育 发展 的 现 状 与 趋 势 [ ] 中 国 远 程 教  1邓 终 J.

Th   t a   m a ds o   ntn ng Edu a i n i   e Ac u lDe n   f Co i ui   c to   n Ch n   r m  he Vi w  f Lie o   a n ng i a f o t   e o   f l ng Le r i   Ga   e s u oW n h  
( s t eo Pp ltna dL br cn m e , hns  c dm  f oi  c n e , e n 10 3 ) I tu  f o u i  n  a o  oo i C ieeA a e yo S c l i cs B i g,0 7 2  nit ao E s aS e i f
Absr t Fr m  h   i w  fl ln  e r i g,t i  ril  x li s t e cu ld m a d   fc n iu n   d c to   n tac : o t e ve o  i o g la n n  ̄ h s a tce e p an   h  a t a  e n s o   o t i g e u ain i  n Chn  r m h   s e t  fs l e eo me t i lma c mp n ain a   k l up r d . Usn  h  ttsia  aa,t i  r  ia fo te a p c so ef -d v lp n ,d po   o e s to   nd s i   ga e l i g t esait ld t c h sa -

tee d s rb st e d v lpme to   i a’   o i u n   d c to a d a h  a  i il  e c i e  h   e eo n   fCh n sc nt i ge u a in, n   tt e s me t n me,t i  ril  ie  u h p lc  ug  h sa t e gv ss c   o iy s — c g sin   s e a t g t e l w  flfl n   d c to e to s a   n ci  h  a o i o g e u ain,rf r n  h   d n sr tv  y t m ,o e i  h   c e so  o t u n   n e eo mi g t e a mi itaie s se p nngt e a c s  fc ni i g n

e u ain ma k ta d f c sn   n te e u l y o  o t u n   d c t n   d c t   r e  n  o u i g o  h   q a i   fc n i ig e u ai . o t n o
Ke wo ds i o g la i g;l ̄l n   d c to y r :l  ̄l n  e r n n i o ge u a in;c n iuig e uc t n o t n   d ai   n o



  本文关键词:终身学习视角下的中国继续教育现实需求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24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