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梯度二元融资结构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2 17:03
   本文基于嵌套LOGIT模型考察了梯度二元融资结构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在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因素中,家庭的收入状况、家长的职业技能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对每个阶段的教育选择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其他一些因素,如教育支出增加、财政支持的不足则降低了农村家庭选择更高教育水平的意愿,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着与城市相比整体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等诸多难题,从微观的角度看,只有发挥影响家庭教育选择的积极因素的作用,降低消极因素的作用,才能激励农村家庭提高教育的意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安;LOGIT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涛;马驷;;预测通道客运分担率的MNL模型特性变量选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方琪根;刘明君;钱堃;;货物运输通道方式竞争力评估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梁丽娟;吴娇蓉;王昊;;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竞争选择模型研究——基于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客运走廊[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9期

4 刘崭;高璇;;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公交出行选择预测模型[J];公路;2010年05期

5 王文静;敬明;刘冬梅;王晶;;基于LOGIT模型和BPR阻抗函数的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S1期

6 倪亚洲;薛运强;刘彤;巩丽媛;周欣;;济南公交票价弹性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3年02期

7 郑世琦;王凯;李信;;成都市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J];电子制作;2013年06期

8 王伟;郑长江;;拥挤收费下城市居民内外通勤出行方式影响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毛伟;马驷;;基于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1期

10 冯雨芹;张春平;丛秀娟;;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强制性车道变换行为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玲;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志瑶;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聂伟;都市圈道路网络优化及其评价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宗芳;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马书红;中心城市与城市新区间交通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朱东铁;公路超限车辆补偿费率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罗小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冯忠祥;农村人口出行特征及运力结构分配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张旭;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王玉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艳;观念与偏好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段玉霞;停车收费对私家车出行者非通勤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静;基于联合分析的商务男装消费者购买偏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林百红;东北东部铁路与海洋红港建设背景下的东北铁路货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钟静;区域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产品分担率预测[D];长安大学;2011年

6 曾文创;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符韦苇;广州市停车收费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潘聪林;杭州城西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淑朋;成都地铁1号线对城市通勤者出行方式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江涛;运输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国模型店宝典[J];模型世界;2010年06期

2 李根;邹国华;张新雨;;高维模型选择方法综述[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4期

3 柴振荣;管理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8期

4 韩珂;尹勤;;大学生手机话费模型的建立和分析[J];统计教育;2007年09期

5 张维群;多目标抽样调查的模型选择[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9年04期

6 陶长琪;杨海文;;空间计量模型选择及其模拟分析[J];统计研究;2014年08期

7 杨东升;截面时序分析——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J];统计研究;1999年01期

8 向阳,杨德礼;模型选择Agent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唐年胜;邱世芳;;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的Bayes估计[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6期

10 闫荣国;邱长溶;;马尔可夫域变模型在我国季度GDP增长率序列建模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子昂;模型选择的曲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常群;支持向量机的核方法及其模型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贺利坚;多Agent系统中信任和信誉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立明;结合可满足的基于模型等价性验证及不一致诊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毛文涛;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选择研究及在综合力学环境预示中的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靖旭;支持向量回归的模型选择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杨海娟;基于数字地价模型的小城镇地价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钊;基于无偏估计方程的模型选择[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朱小岩;基于分段函数的剂量—反应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桂彬;基于相关主题模型的音乐分类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张佶炜;基于中国数据的随机死亡率模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杨树;模型风险及其对衍生品定价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敏;非参数条件自回归极差模型及其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陈小祥;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倪鹏宇;动态因果模型和Granger因果映射中模型选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周宇琼;基于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生存性状遗传构架的Bayes定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春霞;GEE方法在可信度模型结构参数估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8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838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