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与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5:26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吉林省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家庭关怀度及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一般资料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分析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和育儿压力的相关性。为降低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隶属于吉林省的9座城市,按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为三类,对应经济发展水平由高至低分别选取长春市、四平市和白山市,再从每个市中抽取一个区,最后从每个区选取两所公立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中文版)、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运用Epidat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学方法。结果:1.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总分及亲职愁苦维度、亲子互动失调维度、困难儿童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3.27±16.77)、(31.03±8.50)、(25.00±5.55)、(27.24±7.69)。育儿压力正常水平者732名(57.1%)育儿压力临界高水平者136名(10.6%),育儿压力高水平者168名(13.1%),育儿压力非常高水平者246名(19.2%)。2.吉林省学龄前儿童母亲家庭关怀度得分中位数为7.00,P25、P75分别为5.00、8.00。家庭功能良好者680名(53.1%),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530名(41.3%),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72名(5.6%)。3.吉林省学龄前儿童母亲社会支持总分为34.47±5.78,主观支持维度得分为17.27±2.70、客观支持维度得分为9.88±2.18、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为7.33±2.06。4.一般资料对育儿压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时间、婚姻状态、家庭类型、是否有其他照顾者、生活地区、儿童年龄、儿童性别、儿童健康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总分有影响(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数、孩子家中排行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总分无影响(P0.05)。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育儿压力与家庭关怀度呈负相关(r=-0.456);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84)。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儿童健康状况为经常生病、家庭类型为主干家庭、儿童性别、工作时间为自由弹性时间、生活地区为四平市、生活地区为白山市、儿童年龄、工作时间为夜班制、亲密度、情感度进入回归方程,是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因变量44.2%的变异(R~2=0.442)。结论:1.吉林省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高于正常水平者比例较高,家庭功能存在障者比例较高,社会支持处于全国正常水平。2.一般资料中母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时间、婚姻状态、家庭类型、是否有其他照顾者、生活地区、儿童年龄、儿童性别、儿童健康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有影响。3.吉林省学龄前儿童母亲家庭功能越好,育儿压力水平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育儿压力水平越低。4.社会支持总分、儿童健康状况、家庭类型、儿童性别、工作时间、生活地区、儿童年龄、亲密度、情感度是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7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育儿压力定义
        1.2.2 社会支持定义
        1.2.3 家庭关怀度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学龄前儿童父母育儿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家庭关怀度与育儿压力关系研究现状
        1.3.3 社会支持与育儿压力关系研究现状
    1.4 理论依据
        1.4.1 父母范畴
        1.4.2 儿童范畴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工具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质量控制
        2.3.1 准备阶段
        2.3.2 调查阶段
        2.3.3 问卷整理和数据录入阶段
    2.4 可行性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3.1.1 学龄前儿童母亲一般资料
        3.1.2 学龄前儿童一般资料
    3.2 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
    3.3 学龄前儿童母亲家庭关怀度现状
    3.4 学龄前儿童母亲社会支持现状
    3.5 一般资料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单因素分析
    3.6 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分析
    3.7 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3.8 一般资料、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现状分析
    4.2 学龄前儿童母亲家庭关怀度现状分析
    4.3 学龄前儿童母亲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4.4 一般资料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影响分析
        4.4.1 母亲年龄
        4.4.2 母亲文化程度
        4.4.3 母亲职业
        4.4.4 工作时间
        4.4.5 家庭及婚姻类型
        4.4.6 生活地区
        4.4.7 儿童年龄
        4.4.8 儿童性别
        4.4.9 儿童健康状况
    4.5 家庭关怀度与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相关性
    4.6 社会支持与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的相关性
    4.7 建议与对策
    4.8 局限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媛;方建群;赵彩萍;;孤独症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2 刘飞;;住院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5年32期

3 彭阳;王振东;申雯;;流动儿童家庭关怀、正性情绪对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4期

4 林伟龙;;中国心理健康状况堪忧[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年07期

5 旦增顿珠;陈晓;王振;;家庭关怀度对农牧区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西藏日喀则某县初中生为个案[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6 顾莉萍;陈昂;邓成;何淑华;陈欣;叶春红;廖艳;冯华俊;严学勤;高建慧;施玉麒;;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14年10期

7 麻爱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07期

8 王敏志;王文飞;金晶;;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其家庭关怀度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14年01期

9 戴家振;洪琴;张敏;李希翎;童梅玲;池霞;郭锡熔;;南京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母亲育儿压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0期

10 王天刚;;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居民幸福感——吉林省城镇居民幸福感调查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洪;拉萨市学龄前儿童父母育儿胜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曾子芸;幼儿母亲的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及其教养方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5年

3 单静娴;太原市幼儿家长亲职压力及社会支持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4 唐月红;脑瘫患儿父母的亲职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张艳;家庭养育环境对依恋形成及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6 程杨;3-4岁儿童认知发展及家庭环境的城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琴;岳阳市正常孕妇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1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841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