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6:03

  本文关键词: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可谓意义深远。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选取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沾化县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展的前提下,利用问卷、访谈、查阅文献等形式,对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多纬度的调查并做了深入剖析,内容涉及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和要求、课程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教师继续教育评价、培训者、培训机构、费用承担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更新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深化教师继续教育认识;突破单一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多元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紧密联系教师实际,实施分层次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打造多功能县级教师研训中心;建立发展性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此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改进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并为广大的欠发达县如何优质高效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全文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引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概述与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语
【关键词】:沾化县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35.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第一部分 引言8-13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二、文献综述10-12
  •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2-13
  • 第二部分 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概述与分析13-17
  • 一、沾化县中小学教师概况与分析13-14
  • 二、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概况与分析14-16
  • 三、问题与讨论16-17
  • 第三部分 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17-33
  • 一、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7-28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28-31
  • 三、问题与讨论31-33
  • 第四部分 对策与建议33-43
  • 一、更新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深化教师继续教育认识33-36
  • 二、突破单一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多元教师继续教育模式36-39
  • 三、紧密联系教师实际,大力实施分层次培训39-40
  • 四、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打造多功能教师研训中心40-41
  • 五、建立发展性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41-43
  • 第五部分 结语43-44
  • 注释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47-50
  • 附表50-51
  • 后记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东;调适心态: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J];中学教育;2003年09期

2 聂卫华;;中小学教师中不具备规定学历晋升职称难[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07期

3 刘建春;;课题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助推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4 ;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5 卞千;;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伦理责任的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6 余冠仕;柴葳;;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将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J];教师;2011年22期

7 韩绍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中小学管理;1996年06期

8 何京;美国如何培训与管理中小学教师[J];基础教育;2004年03期

9 张强;也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惰性”[J];中小学管理;1999年09期

10 郑祖伟;;师德将是中小学教师评聘首要条件[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薛俊玲;储芳;蒋宝泉;钟丕洪;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夯实基础 转变职能 顺应潮流抓研训[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马娟;陈旭;;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储芳;钟丕洪;蒋宝泉;何秀梅;刘洁;刘颖;周仕敏;;重庆市市区1345名中小学教师膳食食物摄入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胥兴春;张大均;;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鲁锦虹;;教师心理健康: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关于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喜祥 陈华英 通讯员 王勇军 许清阳 刘文友 何汉雄;永兴转岗培训教师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矛盾[N];郴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卓上雄;中小学教师每月增400元[N];海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金姝;写下一个名字 担起一份责任[N];吉林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小燕;我省中小学教师人均将获3600元津补贴[N];厦门日报;2008年

5 记者 康磊;20日前解决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N];长春日报;2008年

6 记者 仝静海 董立龙;周济到张家口走访慰问部分中小学教师[N];河北日报;2009年

7 张建 陈瑞昌;南通中小学教师须拿继续教育学分[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吕善锟;山东考评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田丹;沈阳治理中小学教师寒假乱补课[N];沈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吴晓红;研究生争当中小学教师[N];苏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乃兴;基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深圳市中小学师生健康素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梅宝;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增益的问卷编制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霞;当代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伟;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鲜良;我国中小学教师合法权利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庚顺;衡水市中小学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富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沾化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26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