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4:02

  本文关键词: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收费体制的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也在迅速的增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家和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面对庞大的贫困生群体,这些努力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本研究对南昌市五个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现代学院、江西外语外贸学校)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获取贫困生样本372人(男185人、女187人),获取非贫困生样本1484人,平均年龄19.85岁。旨在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来考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非贫困大学生;(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业目前可能自我与未来学业自我方面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3)、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异;(4)、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5)、认知行为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较好:(6)、体育锻炼和认知行为疗法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单一采用一种干预方式要更加有效。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国家和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并通过多种渠道去维护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运动干预 认知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807.4;B844.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部分 引言6-7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7-23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7
  • 2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7-9
  • 2.1 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强度8-9
  • 2.2 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的选择9
  • 3 认知干预与心理健康9-11
  • 3.1 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概述9-11
  • 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11-23
  • 4.1 贫困大学生的概念11-12
  • 4.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12-15
  • 4.3 有关贫困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研究15-19
  • 4.4 有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19-21
  • 4.5 目前国内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不足21-23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23-29
  • 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假设23
  • 1.1 研究目的23
  • 1.2 研究假设23
  • 2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3-29
  • 2.1 研究对象23-24
  • 2.2 方法24-25
  • 2.3 实验分组25
  • 2.4 实验干预方法25-28
  • 2.5 施测方法28
  • 2.6 数据的处理及统计方法28-29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29-44
  • 1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描述29-31
  • 1.1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变量的统计及均数比较29-30
  • 1.2 贫困大学生在各心理变量上的性别与城乡差异分析30-31
  • 2 影响贫困大学生整体自尊诸因素作用机制探讨31-35
  • 2.1 贫困大学生各心理变量的平均得分、标准差与相关矩阵31
  • 2.2 贫困大学生学业可能自我、身体自尊及社会支持对整体自尊的影响31-34
  • 2.3 非贫困大学生学业可能自我、身体自尊及社会支持对整体自尊的影响34-35
  • 3 大学生生活满意感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探讨35-37
  • 3.1 贫困大学生学业可能自我、身体自尊及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感的影响35-36
  • 3.2 非贫困生学业可能自我、身体自尊及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感的影响36-37
  • 4 实验前各干预组心理变量得分的组间比较及性别差异37-39
  • 5 实验后各干预组心理变量得分的组间比较及性别差异39-44
  •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44-50
  •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落后于非贫困大学生44-45
  • 2 贫困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45-46
  • 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城乡差异46
  • 4 影响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整体自尊的因素分析46-47
  • 5 影响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因素分析47
  • 6 实验后对体育锻炼、心理认知干预、体育锻炼+认知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手段的效果检验与分析47-48
  • 7 研究的局限性48-50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50-53
  • 1 研究结论50
  • 2 建议50-53
  • 主要参考文献53-59
  • 附表一:身体自尊量表(PSPP)59-62
  • 附表二:学业可能自我(APSI)62
  • 附表三:一般自尊量表(SES)62-63
  • 附表四: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63-64
  • 附表五:一般生活满意感64-65
  • 致谢65-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社会转型期体育运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倩;中学生堕胎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黎红;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压力反应、一般自尊及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云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司爱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辉;硕士研究生体育参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83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